第一百八十章 忽悠盛紘 (3 / 6)

+A -A

        如今这个时候,就该到杨文远发力了,禁卫军的那些人,杨文远也熟悉的很。

        我就不信这么个半路出家的,还能比杨文远更得人心。」

        听到李皓的想法,张桂芬不免说道:「你这算盘打的可够精明的,这事什么都想用啊。」

        对于张桂芬的调侃,李皓笑而不语,反正这事李皓也已经打定了主意,没什么好说的。

        反而是灵堂里的那一幕,让李皓感觉奇怪,为什么忠敬侯没有告诉赵宗全实情。

        忠敬侯到底在想什么,他会是什么样的立场,这种种问题的答桉正困扰着李皓。

        不过这事暂时还不急,在赵祯身体没有进一步恶化之前,李皓都还有时间寻找答桉。

        接下来,李皓遵守了与曾朝生的承诺,陪同他入宫走了一趟,亲自帮他在禁卫军中树立了威信。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李皓把杨文远也给叫上的前提下完成的,不过李皓也有正当理由。

        毕竟皇宫守卫是由禁卫军和殿前司一同完成的,那曾朝生和杨文远肯定会经常打交道,两人相互熟悉也是应该的。

        反正该做的事情李皓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东西也不需要李皓细说,以杨文远的脑子,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而忙完了宫里的事,从两淮的盐场也传来了喜讯。

        晒盐法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整理总结,终于大致成型,可以大范围的推广了。

        按照当地盐工和盐场官员的计算,虽然现有晒盐法在产量上没有指数级的增加,但因为节省了大量燃料和人力。

        所以在制盐成本上有了大幅度的降低,那当初设想的,在保证盐税总额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官盐价格也就有了可行性。

        当然晒盐法也只适用于沿海地带,对于井盐和解盐的成本管控并没有多大用处。

        但即使是这样,对于天下百姓也已经是一件大好事了。

        于是李皓先将此事告知了陈升之,毕竟他是三司使,这点尊敬还是要有的。

        而陈升之对此自然也是好生勉励了一番,但也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盐税的事一直都是李皓直接向赵祯汇报,就算是有功劳,能落到他身上的也不多。

        通知完了陈升之,李皓便又是一封奏疏,直接呈报到赵祯那里报喜,并提出继续实施接下来的方案。

        不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一百八十章 忽悠盛紘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