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赵宗全下线 (2 / 5)

+A -A

        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对于自己的好处就太大了,毕竟当初韩琦不就是凭借两次拥立之功,独揽大权十数年的。

        而自己相比韩琦,还更有优势,毕竟韩琦立的是上任皇帝选的人,自己出力不大。

        哪能像自己这样,硬生生的给抬个人上去,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那种。

        反正皇宫等会就要进去,到时想要立谁,趁着百官没反应过来的功夫,自己写封诏书盖玉玺就是。

        格式自己这都有,倒是照着赵祯原先给的那个,把名字换掉就是了。

        而且作为后世来人,李皓对于武将本就没有什么歧视,所以对于改善武将地位的想法,李皓也没觉得有多错。

        而且基于真实历史来看,提高武将的政治地位,以此来增强军备,说不定以后就没了靖康之耻呢。

        至于改善武将环境,会不会导致防止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乱象重现,李皓倒是并不担心。

        毕竟现在今时不同往日,大宋其他方面做的可能不好,但中央集权却是做的非常好,纵使是稍微给他

        们松一下绑,武将们也翻不了天的。

        只是赵祯终究对自己有提拔之恩,若是让自己就这么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李皓始终有些过意不去。

        对于李皓的心理挣扎,英国公大致也能猜到些。

        毕竟李皓不是世家子弟出身,进入官场的时间又不太长,对于脸厚心黑的本事可能掌握的还不太好。

        于是英国公便说道:「如今宫中情况尚不明朗,若是贸然出击恐中他人之计。

        这样吧,先派些人去宫里打探一下情况,你我就领着大队人马稳扎稳打,到宣德门外看看具体情况再做打算。」

        李皓沉思一会之后,便没有再说话,等于是默认了此事。

        于是英国公便站了出来,开始接管这支人马,并抽了些人,往皇宫查探。

        另外就是给其他几处通传消息,让他们也都将兵马前出到皇宫门前,封锁皇宫。

        以免有什么重要人物逃出来,到时候局面不好收场。

        很快,皇宫的四面城墙就被四支大军依次接管,将城门全部封闭起来。

        但行动也是到此为止,各部在接管之后,便没有再向内进军。

        可他们不往里面走,不代表就里面的人就不想往外走啊。

        比如曾朝生和曹皇后一行,他们自福宁殿冲出之后,经皇仪殿、皇仪门、右承天门一路杀出,想从西华门离开皇宫。

        可到了门前看到的局面却是紧紧关闭的城门,还有城头之上驻扎的兵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二百三十三章 赵宗全下线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