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贬官调任 (3 / 5)

+A -A

        并且问道:“南京国子监的发展离不开应天府的支持,现在这里如此之好,其中也有历代应天府尹的功劳!”

        崔冲接话道:“确实如此,像是欧阳大相公和富大相公都曾任过应天府尹,对于国子监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皓闻言,笑道:“你这番只夸前人可不行,现任开封府尹唐大人难道对国子监就没有帮助吗?”

        崔冲赶紧回道:“大人说笑了,唐大人对于国子监自然也是帮益良多,就是城外用来供养监生的官田,也是唐大人帮着安置来的。”

        “是嘛,所以你这夸人的时候需要把他带上才行。”之后李皓又接连问了好些问题,然后慢慢的就把焦点引导到了唐介身上,让崔冲好好介绍了下唐介的脾气秉性。

        一番话下来,李皓发现在崔冲口中,唐介除了有些自傲,不愿参加同僚聚会之外,还真没有啥毛病。

        相对而言,崔冲的话可信度还是要高一些的,毕竟说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

        既然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目的达到,李皓便向崔冲告辞回府。

        第二日一早,唐介便带着帖子,应约而来,李皓为了表示友好,还特意出了院门迎接。

        但显然唐介似乎并不太领情,面对李皓也没个笑脸。

        当然听了崔冲的介绍,李皓此时心里也是有所准备的。

        等两人各自坐好,下人将茶放好之后,李皓便让所有下人都退的远远的,方便两人畅所欲言。

        “唐大人,我此番前来就是想问清楚,你为何要阻止三司行事,可有何原因。”

        面对李皓的直接了当,唐介也是直接回道:“既然李大人直言不讳,那我也就直说了。

        对于所谓的商税变革,我极不赞同,地方官府本就肩负守土安民之责,平日里修桥铺路、维护民生,困难时还须救济百姓,哪一样不需要花银子的。

        没有银钱支持,总不能让我等地方官员只凭一个官印去做事吧。

        你三司此次欲要收缴地方所有财权,那日后若是出现灾祸,难不成还要我们等到汴京的救灾银到,再去救济百姓不成。”

        对于这个问题,李皓回道:“这话听起来怎么有些问题呢,我朝自太祖年间,便定下了铁律,各州府衙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财赋都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

        如今的商税之变,只是将收税之权从各地府衙统一收归到三司之中,至于原先的截留部分,现在只要由地方府衙上报三司,再由三司划拨给地方官府,那该留下的实际数量并没有少,我不明白这有什么问题。

        而且此番举动也是为了百姓民生着想,由三司统一收取赋税,可以避免各地官府的层层压榨,这对于百姓是好事。”

        唐介说道:“这话说起来容易,这进了府库的钱再想调出来,只怕就不容易了,而且这数量真的能全部对上吗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二百四十七章 贬官调任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