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2章 扫雷小组 (3 / 4)

+A -A

        他们每个人都害怕,会遭遇到和野间贵雄一样的结局。

        那份痛苦,不是人可以承受的。

        夏目清一郎很清楚这一点。

        就快要失败了,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都改变不了这一点。

        ……

        孟绍原的增援终于到了。

        美军F连在内特中尉的指挥下赶到了这里。

        这个连,明显比最早进入马尼拉的美军携带的装备更加齐全。

        他们不但有一辆专门用来对付雷区的扫雷坦克、“蛇形”爆破筒、“胡萝卜”炸药包,而且,居然还有一门又大又笨重,但却威力巨大,射击精度极准,即便几十年后也不愿意淘汰的4.2英寸化学迫击炮。

        这家伙除了架设麻烦之外,完全就是步兵攻坚战的利器!

        除了武器之外,鉴于日军在马尼拉大量布雷,F连还配备了一个“雷区侦察小组”,由罗宾逊中士和六名士兵组成。

        美军对于扫雷的重视,是超过任何国家的。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在整个二战过程中,除了阿登战役之外,由于美军部队通常处于攻势,探雷和排雷以及如何避开敌方雷区便成为了美军的日常话题。

        比如在没有查明或扫清地雷的情况下,决不沿公路前进是美军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所有人都保持警惕并学会时刻用双眼搜索地雷,部队的伤亡数字必定会大为降低。”罗宾逊中士向游骑兵营传授了通过雷区的办法:“带有翻动痕迹的土地、石堆、地雷箱、制作地雷的原料、以及敌方不必要的警戒哨都意味着附近很可能有雷区。

        在靠近各类距离地面很近的绳索时都必须非常小心,任何反常之处都值得仔细探查,进行调查时应必须十分谨慎。”

        孟绍原听得很专心,生怕漏掉了其中任何一个字。

        不是担心马尼拉。

        而是在几年后的朝鲜。

        在面对那支英勇军队的时候,之前通常都是进攻状态的美军,在无数次战斗中采取了守势。

        因此,地雷也被美军大规模使用。

        这也给那支英勇的军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当时的那支军队,无论在扫雷设备,还是经验上都不足。

        他们的经验,都是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获得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穿成小奶娃各种做肉高H 第3232章 扫雷小组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