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十万的投资份额占比很小,哪怕《疯狂的石头》最终斩下两千多万的票房,他也拿不到多少钱。
顶多,十万翻个一倍。
当然,有了《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的成绩,宁皓以后再拍电影,既提供剧本又当导演,就不是这般“白菜价”了。
“这小子好像去港岛那边‘摆摊’,然后被华仔看中?”
王树想到这里,不由一乐。
2005年,港岛举行了亚洲电影投资会,专供亚洲的年轻导演推销自己。
主办方给每人提供一间小屋,桌上放摞剧本,等着有兴趣的投资商来挑。
宁皓也带着5个剧本、两部电影作品去“摆摊”了。
他一连坐了6天,电影碟片发行完了,5个剧本还没推销出去。
就在宁皓准备收摊时,刘德桦的“赏识”来了。
当时刘德桦正在做一个名为“亚洲新星导计划”的项目,要找7个亚洲年轻导演来执导6部长片。
内地方面看上宁浩,并主动联系。
影片方面,刘德桦的要求也比较简单,公司负责投钱,导演自己找题材。
但,故事性一定要强,以及日后能通过审查。
只是,宁皓带到港岛的5个剧本,刘德桦都觉得投资不会很小,就询问他是否有别的剧本。
宁皓想起了他写的第一个剧本,也就是《疯狂的石头》。
刘德桦看完这个剧本尽管很喜欢,却还是有所顾虑。
认为《疯狂的石头》比较像港岛剧本。
在刘德桦的提醒下,宁浩对剧本进行了改动,尽量让故事本土化。
最终,有了《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
其实,宁皓曾经与王树走过相同的路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