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华夏的航空工业系统虽然能力不足,但至少有着统一的领导,没有出现不同系统之间相互攻讦的现象。
在这种时候,601所、606所和612所是一个整体,甩锅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想办法解决问题。
“既然目前无法确定发动机的具体问题出在哪,那我们不如换个思路。”
最后,还是总体设计组的一位同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把最内侧挂架上导弹的脱离方式从滑轨式改成弹射式或者投放式,这样就能减少发动机面对的烟雾浓度,从而降低故障率。”
坐在会议桌第一排的常浩南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个问题,微微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这位同志的思路当然是可行的。
导弹需要通过导发架和挂梁才能与飞机紧密连接。
所谓滑轨式发射,就是导弹在发射架上直接点火,依靠本身的推力沿着轨道滑动离开发射架。
而弹射式和投放式发射,则是导弹先通过弹射机构或者自身重力离开发射架,然后在半空中点火。
由于导弹在点火时已经和载机有了一定距离,对后者的影响自然要小上很多。
实际上这两种方式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发射点火时动静比较大的重型空对地导弹。
用来应付同样动静太大的霹雳8,以及未来的阿斯派德或者霹雳11/12自然没有问题。
但凡事都有代价。
这两种方式对于发射时的过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作为近距格斗时使用的武器,霹雳8恰好经常需要在大过载的条件下发射。
所以如果真的采用这种办法,基本意味着内侧挂架只能携带中距空空弹或者副油箱。
更重要的是,常浩南不喜欢这样回避问题。
霹雳8发射时的烟雾浓度虽然很大,但挂在以前的歼7E和歼8B上都可以正常发射。
同样没有使用无烟推进剂、发射时动静更大的R27中距空空弹甚至可以直接挂在苏27的进气道下方发射。
所以无论怎么说,WP14肯定是存在缺陷的。
就算通过更改发射方式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两台不稳定的发动机也终归是个隐患。
必须得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