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 (2 / 5)

+A -A

        但是这几个月,尤其是加入八三工程以来,他过去在工程经验方面的短板得到了强化,因此对于一些略显晦涩的内容,也可以游刃有余地用算例或者图例的方式进行解释。

        而且,常浩南眼下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

        就是他真正参与了涡喷14项目。

        华夏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了全部测试流程的发动机型号。

        尽管并不是从头开始参加的,不过也已经足够了。

        在昨天跟杜义山在电话里沟通过之后,常浩南就开始考虑重构整个航空工业的标准体系的事情。

        作为一个经历过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重生者,只有他知道,有一套完全独立自主的技术标准对于工程人员来说有多么爽。

        很多开发过程都可以使用封装好的标准模型,像是搭积木一样轻松完成。

        类比一下的话,就像是过去要用汇编语言乃至机器语言编写程序,现在突然可以直接用高级语言了。

        因此在介绍数值模拟的思路时,他特地给在场的专家组成员画了个饼: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评定指南不单是进行气动稳定性测试的操作手册,而且还是航空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分析系统中的一个部分。”

        “当我们在航空动力领域的标准足够完整和准确之后,可以建立一套适用于多种类型发动机、用于评估各项降稳因子对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影响的仿真系统,允许用户选用封装好的标准模型来组装成目标发动机进行仿真,从而指导与发动机配套的进气道设计流程……”

        当常浩南讲到这里的时候,对面已经有几位专家露出了如痴如醉的表情。

        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个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

        但这个饼实在太香了。

        华夏的航空发动机项目由于长期作为飞机项目的配套,缺少技术延续性,因此每个新型号的预研和设计过程都仿佛是在渡劫,需要进行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往往效果还不好。

        这里坐着的专家们都体会过这种无奈,所以更希望常浩南提出的这个想法能够成真。

        要知道,对发动机进行模块化的数值模拟和仿真,可是包括英美在内的发达国家都没想过的事情。

        在这个多数人都想着跟在美国或者欧洲后面亦步亦趋的时代,能有这种“出格”的想法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设想这套仿真系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了。

        讲解逐渐接近了尾声。

        “……如果局部需用喘振裕度ΔSM1满足√[max(ΔSMP2,ΔSMA2)+ΔSMW2]+ΔSMT+Δ1,则补偿温度畸变的局部需用喘振裕度的计算方式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