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技惊四座 (2 / 3)

+A -A

        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实际上在此之前,华夏空军并未装备过一款实际推重比超过1的飞机。

        经过专门改进的歼6空机纸面推重比可以接近1,但一架飞机要上天,必定还得装上飞行员以及航油,所以实际推重比要更低一些。

        第一种能够做到在垂直爬升中加速的量产型战斗机应该是F15。

        后面的F16、米格29和苏27的单座型也能做到。

        作为“准”第三代战斗机的幻影2000并不以动力见长,鹞式战机的垂直起降则要依赖于地面反射气流,在飞行状态下的推重比并没有突破

        所以,在那4种三代机后面的……似乎就是这架歼8C了。

        不过,就算不知道这其中弯弯绕绕也没关系,这个大角度爬升接垂直平面360°回转的斤斗机动仅从视觉上看也有着足够的震撼力,并且实际上还是机炮格斗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战术。

        如果不是对飞机性能有着绝对自信的话,飞行员是不会在低空完成这种动作的。

        “我去,刚才这架飞机的爬升率……有点夸张啊。”

        刚才第一个认出席博洋身份的那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不住地感慨道。

        旁边的另外一个人看上去懂得更多一些

        “不光是爬升率,这架飞机的翼面反应也非常敏捷,跟我以前见过的歼7还有歼8完全不是一个水平。”

        “还有发动机,从刚开始表演到现在,哪怕只通过声音也能听出来,飞机的发动机推力一直在变化,这样频繁的改变节流阀位置,说明动力的可靠性很高啊。”

        “那最开始说镐京那边发生什么二等事故的那个人,果然都是在瞎扯了?”

        “应该吧,否则从8月到现在才三个月时间,连故障分析都够呛能做完,更别提改进发动机了……”

        “……”

        在这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同时,席博洋已经用完了自己的第一卷胶卷。

        他一边用最快的速度打开胶卷仓,从包里取出新胶卷换进去,一边回忆着刚刚通过镜头所看到的那些细节。

        当他换好胶卷之后,立即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光学变焦的倍率,重点观察着几个刚才没太看清楚的部分。

        “果然……”

        “这架飞机的机翼和老的歼8B不一样!用上了前缘缝翼!”

        “发动机……发动机看不出什么变化,但机身和尾喷口相连接的那部分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在两个表演动作的间隙,席博洋的声音又被传到了周围人的耳朵里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7章 技惊四座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