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为flankerr的加更 (2 / 3)

+A -A

        “所以如果能放松对于燃油经济性的要求,那么整体上的改动量不会很大,加上本身就是一台中型发动机的底子,设计非常紧凑,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减小燃机体积,工作量不算很大,一年时间足够了。”

        “那就太好了,那就太好了……”

        喜出望外的林青赶紧端起杯子喝了口酒,才勉强让自己没有因为过于兴奋而失态:

        “只要燃气轮机动力能有着落,剩下的都是小问题,都是小问题……”

        “哦对了,小常同志,伱之前只谈到了设计部分,还有生产呢,生产过程需不需要进口外国零部件或者原材料?”

        常浩南用几秒钟时间回忆了一下自己之前去410厂参观时候看到的情况。

        “非要说的话,在制造和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进口的设备,但零部件包括材料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所以,尽管还不能确定最后的调拨价是多少,但成本肯定是可以控制的,而且可以节约宝贵的外汇。”

        他非常清楚林青刚才这个问题的意思,因此特地强调了后面两句话。。

        1996年,全国外汇储备才1100亿美元,刚刚结束了贸易逆差阶段没多长时间。

        全国产,就意味着低成本。

        哪怕调拨价的本币币值按照汇率计算比进口还贵,也无所谓。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在这个年代,RMB和美元英镑这些货币,确实完全不在同一个地位上。

        果然,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林青直接放下酒杯,双手握住了常浩南的手:

        “小常同志,你简直是我们的救星啊!”

        就像每个飞机设计所都希望自家产品被空军用作主力装备一样,舰艇研究所也希望自家舰艇成为海军的当家型号。

        当然,在这个领域,701所一家独大,几乎不存在任何外部竞争。

        但作为型号总师,梦想总是要有的。

        有谁不想看到自己设计的舰艇遍布三大舰队,挂着人民海军的旗帜驰骋大洋呢?

        而要实现这一点,首要的条件就是建造数量不能太少。

        像052那样造了两艘就草草收场的型号,只能当做明星舰,没办法成为中坚力量。

        而建造数量,显然跟成本密切相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为flankerr的加更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