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十倍寿命,还真不是吹牛逼? (2 / 4)

+A -A

        “你是……”

        “我是方满昌,兴澄特钢的总工艺师,之前我们见过的。”

        方满昌这才想起来还没报自己的身份。

        常浩南也总算回过味来:

        “哦,原来是方总,你们这就……”

        “别别别,我哪能算什么总……”

        电话那边的方满昌赶紧打断常浩南,纠正了后者的称呼:

        “常总您叫我小方就好。”

        “那什么……”

        方满昌看上去应该有个四十来岁,就算考虑到冶金这个行当比较熬人,老的快,也得有个三十几,这个小方实在是很难让嗯叫出口。

        对方如何倒是无所谓,但不能把他自己给叫老了。

        “方工,伱们这就把新钢材给搞出来了?这么快?”

        尽管对于自己的方法很有信心,但现在距离交易达成才过去不到两星期时间,要完成样品生产、工艺选择和检测,似乎还是太快了一些。

        “嗐,这可是常总您拿出来的东西,我们肯定是高度重视,回来之后马上就根据我们过去的一些经验进行推算,然后把手头其它所有研究和测试全都停掉,集中全部力量,朝这一个方向专门攻关,这才在今天早晨做完的……”

        兴奋之下的方满昌絮絮叨叨,话语中不着太多重点,但也没忘了把研究新钢材的过程给略微“美化”一下。

        实际上他回来之后只是根据常浩南的方法,凭借直觉和经验选了几个数值交给了手下最不受待见的人去做。

        谁想到运气爆表直接就找到甜点了。

        如果运气差点,那就算最后能开发出来,恐怕也要慢上不少。

        这也是方满昌后怕的点之一。

        当然,这些细节,他肯定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所以,具体性能如何?”

        常浩南理解作为一个研究人员,在经历了多年的至暗时刻之后终于看到黎明时的兴奋,恨不得逢人就把整个过程给讲一遍。

        但他现在实在是没这个闲心。

        毕竟这边现在也很急。

        “呃……性能很好,我们在您给的实验条件下最高模拟了20G次循环,在失效概率相同的情况下,循环寿命几乎是过去M50钢的40倍,甚至比之前我们从斯凯孚买到的样品都高出一倍以上,另外,几项关键的基础数据也全面达到或者超越了的水平,详细的测试结果我们正在整理,最晚今天下午就发到您的邮箱里面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47章 十倍寿命,还真不是吹牛逼?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