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们可以自行编写符合软件协议要求的工具包,作为增强或者修改模组,实现软件没有但我们又希望实现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理论上拥有几乎无限种可能。”
“也罢,未来随着大家对于仿真模拟应用水平的提高,这个大模型分块拼装的效率问题也会越来越普遍,不会是你们一个人的问题。”
这就叫以点带面。
就像那个菲亚特和金陵汽车合作的汽车研究院一样。
尽管这种被区别对待享受特权的感觉很爽,但毕竟人家公司老板还在面前,何明还是决定表达一下自己对于大局的关心。
毕竟,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而火炬公司的话语权,自然也就是常浩南的话语权。
为什么前世华夏在工业软件这块始终赶不上国外同类产品?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办法收集到足够的用户数据,支持高效的版本更新迭代。
很多厂家受限于此,又不得不给自己生产的机床安装从国外定制的阉割版工控软件。
(作者17年的时候去某个石化企业做项目,发现他们的生产监控软件是从我们学校定制的,从1996年开始就没再更新过,为了运行这个软件甚至专门留着两台win98系统的电脑……)
&最初就有744个国内用户和17个国外用户,后面这段时间又陆续增加了一些。
常浩南先是摆了摆手表示否认,但紧接着又话锋一转:
“但我刚刚说的,根据物体边界的变化动态调整模型规则,是一种新的非结构网格生成思路,并不需要对软件本身做出修改。”
因此停顿片刻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
“至于更新数量的问题,这次,包括以后的更新,肯定会优先提供给咱们这些专业提升版的用户,至于专业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延期更新,或者把几个小版本整合成一次大版本发布。”
结果常浩南反而对此满不在乎地摆摆手:
“正好相反,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们这个软件在行业内地位超然,血统高贵!”
总之,想想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尤其不少追求稳定的工业类软件,那都是安装之后几年甚至十几年未必更新一次的。
无非是通过这种办法提前获得软件授权罢了。
“至于为什么培训的时候没提过……”
当然,姚梦娜说的问题也确实存在,如果给将近800个用户都更新,那火炬公司也确实遭不住这种工作强度。
“这样会不会导致普通版……呃,我是说,专业版用户有什么意见?”
什么叫以点带面?
“就像你们现在用的机床设备,我刚刚在车间里看见几台瑞士产的斯达拉格,他们出口给咱们的型号,难道就是功能完整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