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后面应该还有一个履带式伞兵战车的项目,现在正在预研,你到时候可以去负责一整块工作。”
如果都能像林庆松这样,把所学所想应用到自己手头的项目里面……
大家当然都想一步到位地造出一辆符合军队要求的坦克,但现实就是如此。
毕竟,坦克基本上已经是地面装备重量和冲击力的上限。
但他需要评估自己这边团队成员的真实水平。
这对于以机动性为第二生命的装甲单位来说,无异于阿喀琉斯之踵。
原型车和第一阶段量产型号,预计只能承载50吨以下的总重,并且越野速度还受到巨大限制。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9910工程的硬性时间节点无法更改。
突然被叫住的林庆松一愣,旋即实话实说:
甚至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装备的底盘研制。
在林庆松做完最后一部分陈述之后,毛铭副总师坐直身子,又继续补充了一部分内容:
“不过,落实到车辆底盘开发的具体工作,全都是由所里同志自行完成的。”
这话的意思,显然是准备下一步让林庆松“外放”,去担任一些次要型号的总师或者副总师了。
另外一名副总师微微探过身询问道。
“常总他们也表示过要提供一些直接的帮助,但是我做主拒绝了。”
低头思索片刻之后,祝虞声重新看向面前的林庆松:
林庆松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不用等到三代坦克定型,只要等模锻压机那个项目结束,我应该就能腾出手来。”
“等那边完事,应该还得几年吧?”
而且效果也受到天气影响很大。
“以他们现在的效率估计,我感觉到不了99年9月……”
最后干脆直接回答道:
未来的第二阶段型号更是遥遥无期。
“另外,过两天,你跟我一起去趟科工委,把目前三代坦克的研发进度跟上级领导做一下汇报。”
因此,装备方队中首先亮相的、最重要的当家角色,只能是坦克。
祝虞声沉默了好一会之后,方才重新开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