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内容,常浩南当然没什么好隐瞒的。
常浩南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当然,任何落实到具体工程问题的数值计算,都需要相应的数据支撑,不可能虚空计算。”
这下子,眼前一亮的轮到李杰了:
“你是说……捆绑销售……”
“李院士,我觉得,咱们不如做的更干脆一点。”
但是在听过李杰的想法之后,常浩南的脑海中瞬间蹦出了一个更加放飞自我的念头:
“又没说要一步到位,可以先从设计开始嘛,大不了生产找别人代工,超算用芯片不是消费级产品,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曙光集团,应该得提前准备一下了……”
被邀请参加今天颁奖典礼的人都戴着胸卡,上面会写明姓名和工作单位。
“强买强卖肯定是不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面向大众的专业版软件里面增加一些曙光2000T联名款的专属功能,解锁之后相当于购买了半个专业提升款,然后建议客户选择你们曙光集团的产品……”
“要这么做的话,那就不光是系统和架构的问题了,就连核心硬件,比如芯片层面,也得做出相应的修改才行……”
“当然,这个联名型号的利润肯定要分给我们火炬集团一部分……”
“总之,咱们不光是要盘活一个曙光集团,还得把上游的产业链一点点拉起来,至少不能让人家越落越远。”
对于从将近二十年后穿越回来的常浩南而言,“自主搞芯片”几乎是一种本能的想法。
“当然要改。”
“既然总有这么一天,那就不如早做准备。”
常浩南的这套玩法,有点类似游戏界的某平台独占,或者至少是首发独占,属于后世很常见的营销策略。
不过在90年代末期的国内,显然还比较新鲜,至少让李杰一时间觉得有些烧脑。
“目前曙光1000和曙光1000A的计算速度,已经有点跟不上我们的需求了。”
所以他直接把整个一段回答浓缩成了一个字——
常浩南当然知道这条铁路肯定要建,但这种时候还是得装一装:
“国家真有在雪区修铁路的计划?”
不得不说,这个思路确实是常浩南之前没想过的。
“不是……不要说的这么难听……”
由于常浩南掀起的蝴蝶效应,计算所和曙光集团的情况比前世好了不少,至少没有被如今已经独立出去运营的梦想集团反向吞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