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高恒今天的兴致不低,毕竟也算是带着自己的部门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打了个胜仗。
而且,作为一个新部门的首任领导,只要他不是过于抽象不做人,那么这个部门一定会在相当程度上留下个人的烙印。
从那些过去就有的部门里抢出一个岗位,和去一个白纸一张的新部门占坑,这二者的难度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线上。
“明天下午,火炬-法拉利公司的成立仪式就要举办了,我已经联系好了两大机关报和大公报,后天早上就能出一篇报道。”
但有些事情,讲究的是一个姿态。
丁高恒甚至来不及平复脸上的惊喜,就重新坐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正好,装备工业司成立以后的一号文件还没发。”
结果对面常浩南却直接来了波真的:
“丁主任,这方面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火炬-法拉利公司的成立仪式,本来其实月中就能举行,我特地让兰司长推到下个星期,4月初再办,算是给装备工业司一个开门红!”
“我准备找人裱起来,放在办公桌上。”
兰新志的表态非常到位。
旁边的丁高恒说着把一支烟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然后又塞回烟盒。
刚一开始,自然还是等着看笑话的人更多的。
常浩南把整篇文章看完,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把那篇占据了半个版面的文章递给兰新志。
毕竟,这个事真要说起来,还是被外国压力给影响到了。
“新志同志,你回去起草一个推进高端机床行业对外合作的文,赶在下星期之前发出来,正好跟小常那边的动作打个配合。”
包括装备工业司,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把这件事当成业绩写进明年的年度工作总结里面,没人能挑出毛病。
这两年因为常浩南的缘故,他都快把烟给戒了。
兰新志刚刚上岗,正处在最踌躇满志的时候,当即“啪”地一个立正:
“是!”
任谁都知道,机械制造这种重资产领域,无论是产业调整还是发展都偏慢,不可能第一天发了文第二天就看见成效。
虽然火炬集团本身并不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管辖,但装备工业司的职权中包括一部分产业规划方面的内容,虽然远不及机械工业部可以直接决定政策发展走向那样强势,但好在也算是保住了一些可操作的空间。
但也没办法,入世是眼下这阶段华夏的头等大事,在综合国力远不如大洋彼岸的情况下,斗争,还是得讲策略。
再者说,哪怕只从兰新志个人的角度上,他能完成从秘书岗位到司局级部门一把手的跨越,不说全部,至少有八成都是仰仗常浩南的操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