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小200台订单砸下来。
于是就只能让颜永年来回跑了。
一番感慨过后,颜永年还是换了个稍微轻松一点的话题:
至于液压缸、管路、传动系统等零组件,也根据各自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分发给了不同的供应商。
顶着两个黑眼圈的颜永年走进常浩南的办公室,一边汇报一边把一個档案袋交给后者。
之前公司还没成立的时候,法拉利那边,尤其是负责财务的奇拉瓦迪对于常浩南建议扩大生产规模的事情还有些将信将疑。
除此之外,一些子系统供应商的情况也需要他亲自去调研和洽谈。
甚至包括后面经贸委提议设立的国家机械工业局,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总之,他这段时间坐过的飞机,几乎比过去大半辈子坐过的加一起都多。
“这个么……也没办法,一方面是内外部的压力都很大,另一方面,原来的机械工业部也确实牵扯太多没必要非得攥在手里的东西,现在重组成装备工业司,反而能抓大放小,也未必完全是坏事……”
主要是,火炬集团已经今非昔比了。
“我让那边速度快一点好了,月底之前吧,正常的购买渠道应该就会上线了。”
最近这半个月,他基本上忙的连个稳定睡觉时间都没有。
“对了,我这段时间倒是还听到不少业内的同行说起您那个新合资公司的事情,还有人托我打听这个设备的具体性能、价格,还有什么时候能出更新的五轴设备。”
“另外就是……”
这倒是让常浩南破天荒地露出了苦恼的神色:
常浩南摆摆手,略带无奈地回答道。
“国产化率好像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高嘛……”
“因为公司成立的比较急,所以官网,还有宣传材料这些都还在制作,现在买设备的人基本都是直接联系我,或者联系兰司长……”
“好在咱们设备需要的东西级别不算最高,他们那套老设备还能造,就这,要不是装备工业司专门重新审阅过去的报告,咱们到现在都以为只能进口……”
机械工业部时代一把抓的管理模式,确实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自身本就不够过硬,又正好被人当成靶子死磕,顶不住也实属正常。
就像之前对于供应商的跟踪调查一样,处处体现着颜永年的细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