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条内容几乎直接推动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航空工业大发展。
只是其中可能有一些比较隐晦,需要猜谜的内容。
沃龙佐夫赶紧摆摆手:
“我们科洛姆纳工厂计划对一批老型号重型机床进行改进,正好涉及到更换电机还有加工过程模拟方面的技术。”
顺便了解一些北方邻居的情况。
目前已经订货的客户,除了意大利那边的阿古斯塔以外,也都是科工委下面的单位。
不过,常浩南本人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亲自经手子公司订单这种小事,哪怕对方是俄进出口公司的代表也不行:
共青城自不必说,仍然在给包括华夏在内的全世界多个用户生产苏27,甚至还在跟112厂一起改进生产工艺。
未来华夏的大型运输机肯定能用上。
至于喀山……
反而是那些行业媒体往往滥竽充数,没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剩下的那些就算机况不太好,但也总归是10年机龄、甚至没怎么飞过的新机。
常浩南对此稍显意外。
“前些天,我在你们的报纸上看到,您的火炬集团和一家意大利机床企业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主营产品是使用直线电机和异步电机的新型机床?”
手笔最大的是正在紧锣密鼓筹备C808,也就是图334客机国产化的沪飞集团,一次下单就是将近50台。
这下子,常浩南总算稳稳当当地坐回了原位。
如果能跟上数控时代的步伐,这家企业的竞争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如今这功夫才是1998年,直接说这个事情还是有点太早。
照理来说,这应该算是企业内部消息,不过他误以为常浩南是想参考和法拉利的合作方式搞合资企业,所以略加思索之后还是回答道:
“用户来源还是比较丰富的,除了我们国内以外,还有几个独联体国家,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还有韩国和日本。”
这个许可,可是没有范围限制的。
说起喀山,刚刚还有些苦恼于不知道该开出什么条件的常浩南猛地想起了一件事。
毕竟火炬-法拉利公司成立这件事,目前哪怕在国内,也只是相关行业,尤其是跟国防科工委相关的行业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就不得不说起,常浩南去年的那一波操作,对世界航空工业格局产生的巨大影响了——
作为专门负责对华进出口贸易的主管,沃龙佐夫对于这些行业信息非常敏感。
“科洛姆纳工厂的设备,目前的主要用户都有谁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