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自己,干了二十年,都没攒下这么有力的关系。
自己有了实力和底气,才有跟别人对等交易的资本。
“这样,你把三角旗设计局和R33的情况整理一下,直接发函给那边一个叫郭立强的,他之前是霹雳11导弹的副总设计师,跟我算是有过一些交集。”
这二者搭配起来的话,对方的预警机……
那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刚刚把霹雳12扶上正轨的洛邑空空导弹研究院比较靠谱了。
不过后者要那么大个弹头主要还是因为考虑到反舰需求。
空空弹的标定射程,都是在高空、载机和目标超音速对飞的情况下打出来的理想指标。
如果换上一個反辐射天线……
他知道常浩南手头已经有两个重磅项目,还要负责火炬集团的运营,再加上装备工业司这个略显奇葩的部门实际上也有不少事情是对方在管,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所以现在主要工作仍然是把解体前夕就开始,但还没来得及出成果的项目给收个尾。
“我联系倒是可以。”
也是他从一开始就定下来的目标。
只是打打普通地面或者空中目标的话,40公斤也差不多够用了……
不愧是常总,从最开始参加八三工程到现在满打满算两年功夫,人脉就已经遍布整个国防科工委系统了。
他有人脉。
既然是常总的决定,那想必一定有他的深意吧……
况且,就算不以预警机为目标,R33的射程和速度也并不比Kh31差。
平时其实无所谓,但眼下这功夫,正是五大军工总公司打散重组,内部最为敏感的时候。
1995年的时候,美国麦道公司获得了一笔订单,要求研发一种模拟Kh31的靶弹。
听到常浩南的想法,何明低头沉思片刻,也点了点头:
“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前段时间我去洛邑考察霹雳12空空导弹的时候,那边的董秉印总师好像也提到过,说R77原来的导引头上,就集成了被动雷达导引功能进行测试。”
如今还有挽救的机会。
他又犹豫了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