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过去的经验,一种已经装备部队的型号,未必就可靠。
常浩南说着摸了摸下巴:
“贵航那边的试飞员其实还拉出来过更大角度,但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没必要搞那么极限,90°也够用了。”
而坐在长条形会议桌两侧的飞行学院领导们,反应则比常浩南更大。
常浩南内心一个激灵,登时坐直了身子。
刚重生过来的时候,他遇到这种会议场合,甚至都未必能混到一个桌子旁边的位置。
否则今天也不会是“领导视察”了。
寥寥几句话,已经让飞行学院的一众人对于这个尚未谋面的新型号有了十足的期待。
“您就是常浩南同志?”
齐立僮面对这种情况也是颇有经验。
作为第一批接装歼8C型号的部队领导,郑良群经常要往601所和112厂跑,所以倒是知道不少常浩南后来的丰功伟业。
除了跟在常浩南身后的朱雅丹。
否则不会使用郑将军这么个奇怪的称呼。
待到掌声逐渐平息,郑良群抬手稍微向下压了压,然后继续道:
“第一,确定下来具体的参阅机组,包括五个正选机组和一个备份机组,每个机组需要有一名飞行学员和一名飞行教练员,当然,飞机肯定还是要由教练员操纵。”
这個年月信息传递效率比较慢,很可能郑良群从副师升正师的消息还没扩散开来,正师升副军的令就又下来了。
毕竟这种领导视察结束之后的总结会,都可以想象得到有多无聊……
“但是,军队的现代化不仅仅是装备的现代化,也应该是人员的现代化、思想的现代化,而对于我们空军来说,飞行学员和飞行教练员,就是人员现代化的最主要力量,是航空兵部队的未来。”
但实际却非常有用。
参与国庆阅兵,对于任何一名军人,包括已有战功在身的郑良群来说,都属于无上光荣的一件事。
于是,一道道目光投向了正聚精会神坐着吃瓜的常浩南。
第一次在八三工程的研讨会上坐到杨奉畑侧边首位的时候,他甚至还为此兴奋过一段时间。
体面、自然、丝毫没有前据而后恭的姿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