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熊猫还是雄猫 (2 / 3)

+A -A

        “小后掠角状态虽然可以提供很好的瞬盘能力,但阻力也非常明显,加上这架飞机的自重还是太大,发动机的推力又不够,稍微折腾几下就会出现能量不足的问题,从而陷入被动。”

        “就我已经飞过的两种三代机来说,只要歼11不在刚一照面的过程中被打个措手不及,后面应该不难凭借能量和武器大离轴角方面的优势取胜,同样的道理,歼11换装跟这架飞机性能类似的1493自用型雷达之后,在中距弹对射和躲避的过程中也能积攒起足够的能量优势。”

        “哦对,虽然F14的机翼后掠角不需要飞行员手动调整,但是机翼变化的过程比较漫长,大概只有6-7°每秒,而在这个过程中,飞机会处在一个极难控制的状态,如果能抓住这个窗口的话,就可以占到很大便宜。”

        而虽然经过升级之后的F14IC跟F14A和F14D都已经有了区别,但基本的飞行特质总归是不会有太多变化的。

        他们这个代表团是跟着第一批F14一起过来的,已经在厂区里待了小两個月的功夫,实在是有点憋坏了。

        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件事情只能算是繁忙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

        做完降落之后必要的身体检查之后,两人连飞行夹克都没来得及换,就跟着对方坐上一辆三菱越野车,来到了行政楼的一间会议室里。

        付国祥所说的内容已经非常完善,需要赵孟天补充的部分其实不多:

        “1493雷达的性能很好,我在空中尝试着打开了一下,发现预热速度和刷新频率都很快,远比苏27SK上面的N001要好,试飞过程中,雷达甚至捕捉到了一个240公里以外的中等大小空中目标,应该是一架碰巧飞过的客机。”

        7°每秒的机翼展收速度,在同类飞机里其实已经是遥遥领先了。

        他又回忆了一下,确定自己没有什么遗漏,然后总结道:

        “总的来说,我认为F14受制于基础设计,潜力应该是不如后来那些真正的第三代战斗机,但考虑我国空军的现实情况,仍然需要提起非常大的警惕进行面对。”

        波斯方面调拨给华夏用于担任假想敌任务的那几架飞机还都在70#厂房里面拆着呢,因此付国祥和赵孟天就是眼下整个空军唯二飞过F14的飞行员。

        几人的谈话一直进行到当天傍晚。

        临走之前,王康拍着付国祥的肩膀打趣道。

        “不过,如果是对地攻击任务,那么考虑到空对面武器的制导方式普遍比较复杂,像很多还需要全程人在回路控制,第二名飞行员就很重要了。”

        “说起来,美军的F14战斗机叫雄猫,那现在这个经过咱们国家改进之后的F14……是不是可以叫熊猫了?”

        “付国祥同志,赵孟天同志,首先祝贺二位凯旋。”

        原本,他还想着等到手头的部件级测试工作结束之后,抽时间去112场那边瞅一眼,看看“活着”的F14是个什么样子。

        稍远处的位置,一名空军大校已经等待了有一段时间。

        如果硬要说跟自己有什么关系,那可能就是更换的新发动机涡扇9A是他“一不小心”搞出来的改进型号。

        98年这功夫,F14在美国海军舰载机部队中还能算是主力型号。

        ……

        “总之,虽然这是第一次试飞,我还没有摸到这架飞机的极限,但它的几何机动能力必定非常强悍,在视距内战斗的初期,大概最初的四到五个飞行动作以内会是非常难缠的对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99章 熊猫还是雄猫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