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前面的那两块屏幕分别对应两组雷达数据。
想到这里,李永进赶紧摇头:
防空6旅接到的要求是在每一轮射击之后,详细记录下所有指挥参数。
面对雷达反射面积较小的目标时,S波段的制导雷达根本无法有效看到目标。
而改进之后的无源定位雷达,则可以连续稳定地捕捉到信号。
一段时间的沉默过后,付全友再次突然开口:
“照现在这个情况来看,你觉得,防空兵的编制里面是不是需要进一步保留几支大口径高炮部队,用于重点城市周边的防御?”
他口中“最让人头疼的”,自然是指新三打里面的打隐身飞机。
过去几年,虽然空军也提出了不少相关思路,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直接卡在第一步,也就是“意识到有隐身目标来袭”。
为了避免干扰,二者部署在不同方向,但距离测试空域同样为45公里左右。
那在看到今天晚上的测试结果之后,心态就基本已经变成“稳了”。
“对了,永进呐。”
如果说,之前在得到丁高恒保证之后,他的心态还是“赌了”。
尽管有两架运气极佳的靶机无伤穿越了测试空域,但那是因为它们的物理体型确实太小,以至于刚好避开了漫天飞舞的破片。
然而,祝学军只能通过望远镜看到如泼墨般深沉的夜空,以及依稀可见刚刚打出的炮弹炸开的淡淡烟尘。
说到这里,他稍微迟疑了一下:
“暂时先定俄语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好了,这样他们应该都能看得懂,也能对来源有个比较合理的暗示。”
几乎与此同时,大概一百公里外。
而左侧,则是一套常见的SNR-75E,也就是红旗2地空导弹的火控雷达。
付全友又从身后叫住了他:
“记得再找一批翻译,把所有文字翻译成……”
好在,正当他觉得有点可惜的时候,无线电台中传来了指挥中心的声音:
“阴山01,羊山站报告,你部炮火准确覆盖目标周边空域,目标已被击落。”
“等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