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
常浩南一挑眉问道。
“丁主任,这是……”
“小常?”
因此,常浩南此行,就是来跟对方一起见证历史的。
造船业这东西基本要以十年为周期来进行考量,就算有他下场,最多也就是缩短50%变成五年这样子。
毕竟,不管技术研发水平多强,船总得从铺龙骨开始慢慢造。
但如今距离他编写出那本教材,也才过去两年不到的时间而已。
“嗯……主要是对那个飞机的航程和速度不太满意,毕竟运8三类平台的底子实在是不太行,哪怕182厂给改出花来也没办法。”
二来急也没用。
哪怕是首开这门课程的京航大学,第一批上这個课的学生……
至于国产预警机的事情,他决定再等上一阵子。
“集团那边今天没事情,正好听说前阵子您跟大领导去南郑视察过一趟,估摸着应该是奔着空警200去的,所以趁着今天来问问首长的态度……”
丁高恒停住筷子,抬起头来回答道:
“不过前些天,大卫国那边又开始作妖,拒不安装雷达罩进行首飞不说,甚至还派卫兵24小时看守那架伊尔76,不让我方技术人员靠近,说是什么担心技术泄露……”
“本金拿回来应该还是问题不大的。”
联军方面还是在19日给出了最后通牒,而另外一边则也和上一世一样,最终拒绝了。
不过,1999年还没有后世那样发达的媒体,联军又在刚开始一段时间切断了整个巴尔干地区的网络信号,加上伴随第一波次进攻所施加的电磁干扰……
总之国内获得消息一般要滞后一段时间。
所以丁高恒此前并不知道常浩南会过来。
算了,别说学生,常浩南作为这本书的编者,都还有半年才正式毕业呢。
丁高恒听到常浩南的来意,顿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早些天还在想,你应该早就听说这个消息了,怎么一直没过来找我,上次打电话的时候也没说起来过,结果今天果然来了……”
显然,这个说法意味着首长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
火炬集团缺人,尤其是缺乏开拓性人才的问题,个把月时间基本上没办法解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