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道里亚说到这里,就没有再继续下去,只是用一种“大家都懂”的眼神看向旁边的几名同僚。
不过,如今的印度人毕竟还是有梦想的。
“那是当然。”
对方显然不清楚这个MC2A项目的细节,被说得一时语塞,只好转移话题:
因此在没了留下存档记录的担忧之后,气氛瞬间就变得轻松了很多。
毕竟预警机这东西还是比较敏感,你想去买现役的E2或者E3,别人也不一定会卖。
说到这里,他稍作停顿,紧接着话锋一转:
“前些年的时候,华夏和大卫国联合启动了一个叫做‘圆环工程’的预警机研发项目,是用费尔康系统适配伊尔76运输机平台,外形类似一架A50U,但是功能却强得多,而且因为是传统的圆盘型天线,所以可以实现360°无死角探测。”
这个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
但最先提议的那名军官却丝毫不让,当即反驳道:
“但哪怕是美国人的E3,技术状态也基本停留在大约十年前,而且同样使用的是机械扫描雷达……”
克林帕左右看了看,也意识到现在这个场合不太合适,于是朝着坐在旁边的会议记录人员挥了挥手:
“会议的正式阶段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我们说点自己人之间的事情。”
“那么,如果你认为A50U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还有谁能提供更加先进的型号?MC2A目前应该还只是个计划,而且就算计划完成,美国人也未必会出售给我们。”
很快有人提议道:
“能不能考虑再去找俄空军租两架A50U,临时应付一下?”
很明显,在买不如租这方面,绝对是容易形成路径依赖的。
作为战区空军指挥官,他长期跟踪欧美最先进的航空技术,因此很快找到了对方的漏洞:
能坐进今天这个场合的,都是空军高层,自然都希望能多给自家部队添点好东西,这样也能连带着一起提高他们的话语权。
“正因如此,美军去年已经启动了一个新的预警机研发项目,计划用波音767平台的MC2A预警机取代E3和E8两种型号,俄国人是因为在解体之后失去了这方面研发能力,所以才没有跟进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