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解释道:
丁高恒一边奋笔疾书一边点了点头。
“其实要我说,最好是能有一种装备双中推的中型战斗机作为舰载机,就像是米格29K还有F18那样,不过咱们的家底毕竟还薄,实在是伺候不起三个型号的三代机同时服役,这个就只能等到以后研发第四代战斗机的时候再说了……”
丁高恒也紧跟着常浩南的回答完成了记录,接着合上笔记本,又轻轻掸了掸封皮上的灰尘:
到双座型号的歼15S时,在血统上已经更加贴近歼16(苏33并无串列双座型号)。
他的语气十分笃定,端起杯子喝了口水之后方又继续道:
而华夏海军,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时间可以这么浪费。
因此后面这点很重要。
只可惜在前世,他没能看到华夏第一艘航空母舰服役的那一天。
“成熟,当然成熟!”
“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在这个过程中摔掉的舰载机和损失的飞行员可谓是不计其数。
常浩南对于造船和海军了解有限,但要是说起舰载机,那他可就不困了:
“但航空母舰无论机库还是甲板都寸土寸金,重型机虽然起飞之后的性能更好,但整备过程中的占地面积太大,反而会给调度带来麻烦,不利于提升出动率,所以理论上讲,对于不同体量的航母,相对应会有舰载机大小的最优解。”
“另一方面,我之前在帮贵航集团设计歼教9的时候,就考虑了可能会上舰的情况,所以特地给后机身和起落架留出了足够的强度余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舰面调度作业,让海军对舰载机操作有一个大致的概念,通过陆基模拟发现问题之后,再去优化到正式的舰载机型号上面去。”
不过以现在的时间表来计算,那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规划毕竟只是画饼,等到刘老看见咱们国家的航空母舰,肯定会更高兴……”
常浩南也面露笑意地回答道。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