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给歼11扩大产能 (2 / 3)

+A -A

        常浩南回答道:

        有個像样的宣传册,再加上照片,说服力还是很强的。

        “老吴那边毕竟只是个搞进出口贸易的小公司,人家难免觉得不够靠谱,您也知道,苏联解体这些年来,这帮老工人被那些私人企业坑得已经很惨了,对他们有抗拒心理也是很正常的。”

        “你的意思是说……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

        简单来说,就是虽然在产线上加入了大量传感器,但传感器传回来的数据却因为过于复杂而不容易被直接分析。

        刚刚摘掉帽子换上实验服的姚梦娜坐到常浩南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

        常浩南说着站起身,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把文件拿起来,递到丁高恒手中:

        “是友谊计划,还有瓦良格号的事情。”

        徐平曾和吴懿范两个人都已经同意,说是申请,其实就是通报一下。

        常浩南抬起头。

        高附加值的订单,多数仍然在欧洲,以及日韩手里攥着。

        因此真说起警惕性,其实也就那样。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不过,也是因为这次人数很多,所以他们对我们给出的条件还是有些顾虑。”

        而且,从常浩南的视角来看,前者的顾虑是很有道理的。

        “不是不是……与其说是条件不够好,我倒觉得是条件开的有点太好了。”

        这个问题解决掉之后,第二件事情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对于造船这种动辄以年计数的长周期行业来说,显然并不关键。

        丁高恒说的这件事,常浩南倒是前世就有所耳闻。

        ……

        “这样可行。”

        常浩南也点了点头:

        续建的136和137两艘质量要远远好于后来新造的138和139两艘。

        例如漏铆,会在铆孔的位置留下一个洞,对于人来说就是看一眼的事情,但对于自动化设备来说,却很难进行识别。

        但如今徐平曾保住了不少关键设备和资料,目前都放在船上,如果被夺取或者破坏,那可就亏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57章 给歼11扩大产能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