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好机配好弹 (2 / 4)

+A -A

        对于很多部队来说,面临的情况是要用一代机打三代机。

        常浩南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可以肯定,那时候刚刚从航校毕业不久就投入战备一线的郑良群,以及刚刚接手科工委工作的丁高恒,肩上的担子绝对不是和他们现在表现出来的一样云淡风轻。

        也难怪这12架歼轰7拉开阵势的场面,就已经让俩人称心遂意了。

        “要我看呐,能有现在这些飞机,就已经挺不错了,如果说真还有什么地方感觉差一点,就是这些机载武器。”

        郑良群看着逐次停在眼前停机坪对应位置上的飞机,对常浩南说道。

        歼轰7A在阅兵时的挂载是两枚霹雳5E、两枚霹雳11、两枚鹰击81和两个翼尖测距器。

        而歼轰7原型机则把两枚霹雳11换成了两个副油箱。

        当然是空的。

        部分经过中期大改的歼轰7增加了发射半主动弹的功能,但232H雷达的性能就对空搜索而言实在比较抱歉,如果再换装雷达,那么无论成本还是工期都会失控,因此霹雳11一般仍然不作为歼轰7部队的主要装备。

        “之前刚拿到霹雳11的时候,同志们都还是挺新鲜的,但是这两年半主动弹的装备量,包括训练过程中的练习量也都起来了,多得不说,装备歼8C和三代机的单位,基本每个飞行员都能打过一次实弹,一些尖子部队,都已经开始搞战法层面的探索了。”

        “不过,真开始研究战法之后,就会发现半主动弹,尤其中距半主动弹的问题还是太多,虽然能打超视距,但是在导弹命中目标之前,飞机都不能做大幅度机动,否则就会脱锁。”

        “还有鹰击81,也是一样,不过这个型号我们部队之前没用过,还是上次执行筑堤行动的时候,听海军航空兵的同志们说的,觉得空射型号50公里的射程短了点,尤其是对上美国人,还有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系统,哪怕超低空突防都有点不太够看。”

        对于常浩南和丁高恒来说,这属于来自一线的、非常直接的反馈。

        “洛邑612所已经在跟三角旗设计局联合搞霹雳12了,正常来说估计今年底到明年初就能试射。”

        常浩南虽然如今已经成为航空动力集团的领导,但是得益于在科工委内部的地位,对于隔壁航空工业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另外航天技术研究院那边,还在研发一种超远程的空空/空地多用途导弹,用来反辐射,或者对付超远距离外的大型目标。”

        “超远程?”

        郑良群刚刚本来也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竟然当场就能收到反馈:

        “有……多远?”

        对于空空导弹来说,尽管纸面射程并非唯一重要的性能,但是能够先敌开火也绝对是空战,或者空地对抗过程中的巨大优势。

        哪怕是受到诟病的半主动弹,只要射程足够远,也可以有巨大的战术价值。

        “嗯……底子是苏联人的R33,我们改进了新的弹翼、战斗部和导引头,按照国军标的射程,空对空大概是200公里,空对地的话……可能会稍微近点。”

        这个目前被暂时定名为霹雳13的型号之所以能够立项,就是常浩南在里面出的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63章 好机配好弹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