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水至清则无鱼,官府贪墨的事情不在少数,皇上肯定早有预料,如今此事已过去一年,新的河堤都修好,百姓也已经重新安居乐业,万一皇上不想多生事端,将你的奏疏压下来,你待如何?”
说完,又看了看这周围,补上一句:“在这牢里等死吗?”
秦渊对贺临的印象,就是一个聪明人。
所以,除了他之外,贺临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出路,秦渊有些好奇。
然而,在贺临看来,他的问题显然就有点多余了。
官员贪污的事情,皇帝或许能忍。
但这杭州知府,居然有能力拦下奏疏,可见浙江被六皇子党渗透的有多严重。
这是皇帝绝对无法容忍的。
简而言之就是,你贪污,我办不办你是我的事,但你破坏我的知情权,把我蒙在鼓里当猴耍,那你就完了。
但这些话,当然不能对秦渊讲。
贺临一字一句:“臣虽上任淳岭知县不到一年,但自认对淳岭、对浙江百姓,都是尽职尽责,若结果真无法改变,即便是死,也问心无愧。”
话说到这里,秦渊也不藏着掖着了,“你的奏疏,本王已经让手下交给了锦衣卫,可即便锦衣卫八百里加急送进京师,至少也要五天的时间,而你,两天后就要被问斩。”
贺临垂了垂眸子:“王爷深夜至此,定然不是来提醒臣之死期的。”
在现代,贺临是个生意人。
生意人最应该擅长的事情,便是盘算,计较利益得失。
自己问斩的时间,会比奏疏到京师的时间要早这件事,贺临当然是想到了的。
而她也站在秦渊的角度考虑过,如果秦渊会救她,是为什么要救,能得到什么好处?
答案是,有利也有弊。
利是什么,弊端是什么,她想的清楚,但不知道秦渊的想法,也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秦渊就一定能救自己。
只是眼下,她的救命稻草只有秦渊。
而如今,秦渊显然是已经做出了选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