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大选结束,倭患起因 (3 / 3)

+A -A

        不得不说,景历帝的确是一个聪明的皇帝,聪明在什么地方呢?一句话——很会捞钱。

        即位初期,他就缩紧了海禁,严禁私下出海贸易。

        同时,还将丝,瓷,茶,铁这些,全部纳入官府管制范围。

        大的工场,茶场,瓷窑,统统被景历帝派人监视,出海贸易权被官府所垄断。

        出海赚钱?当然只能官府赚啊!直接官府和洋人谈买卖多少丝绸,多少茶叶,多少布匹,有你们小民的份?

        景历帝这个做法,这已经不是抢别人饭碗了,是连锅都端走。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是有很多海商贿赂沿海官员,官府一查,官员便提前通知这些海商,所以虽然海禁收紧,但海商还勉强能过下去。

        问题其实是出在了豪门大族那边,他们控制着海商的进货渠道,动不动便以“官府严查”为借口,囤积居奇,肆意调价,令海商苦不堪言。

        两方的摩擦越来越大,积怨渐深,海商集团一寻思,老子手里有刀有枪有人,还怕你个瘪三?干他娘的!

        于是乎,海商集团终于用武力报复,将豪门大族肆意劫掠滥杀,随后扬长而去。

        地方官员为了不担这个责任,便推诿宣称是倭寇干的。

        海商集团发现庆朝士民对倭寇的畏惧,也乐于扯着倭寇的虎皮大旗抢劫。

        所以,倭患刚开始兴起时,真凶确实有不少庆朝人。

        但仅仅是刚开始。

        日本那边一看,好家伙,牛逼的庆朝原来如此不堪一击,海商集团扯着自己的虎皮大旗能抢这么多钱,你们能抢,那身为倭寇本尊的我,岂不是更能抢?

        于是乎,倭患便汹涌而起,再难遏制。

        就这样,豪门大族手里的货卖不出去,砸在手里。海商出海也容易被倭寇抢劫,只能缩在国内。官员因为抵抗不了倭寇,要承担罪责,罢官杀头流放殉职不计其数。

        原本都能赢的场面,变成了大家一起输。

        当然,倭寇肯定会忍不住表示:我赢得很高兴。

        本文链接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 第161章 大选结束,倭患起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