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御前召见 (2 / 3)

+A -A

        可这退路走着走着,越走越大胆。

        日子一长,中央税收在地方形同虚设,各地都开始避开中央乱收税。

        所以说,原本是为了防止贪污,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反而造成了更厉害的贪污,甚至降低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能力。

        大庆朝与前朝相反,中央财政权力充分下放地方,地方收粮地方管。

        可地方跟地方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同,江南富裕西北穷,陕西山西再遭个灾,那更是穷上加穷。

        所以户部这时便会进行统筹,富裕的地方交的粮可以补给邻近的穷省,这样也能节省路上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也就是留足地方所需的,抽取一部分由中央统一调配。

        这其实是一种简化版的中央财政集权体制。

        但偏偏,大庆朝的中央财政调配能力很差,很难统筹全局。

        加上混乱的财政体系方便贪污,基本上各个衙门都有自己的小金库。

        这导致在中央支出开销不大的情况下,财政还可以维持。

        但在中央支出开销很大的情况下,比方说打仗,中央就撑不住了。

        要么干瞪眼,要么只能委托地方。

        所以就有了“就地筹款”,“就地筹响”的情况出现。

        没有办法解决吗?

        是的,没有。

        受限于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这已经是能给出的最好方案。

        总不可能把粮食从地方运往中央,再从中央发往地方吧?

        那肯定是脑子秀逗了。

        所以在路上跑的一般都是账本,粮食都是就地仓储。

        这次东南叛乱,一来镇压的速度够快,二来东南一向富裕。

        所以战后的重建,自然还是东南地方衙门自己出钱。

        福建本来是受战乱影响最大的地方,在这次受灾的三个省里又是最穷的,本来日子该过的很艰难。

        不过贺临这个前漳州知州神来之笔的捐款大会,反倒是缓解了一部分福建财政的压力。

        提起东南,景历帝自然想到了贺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 第373章 御前召见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