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事了。”
盛维瞪眼道:“说了不让伱喝,不听,真是糟蹋东西。”
“大伯父别说他了,我们喝酒。大伯父要是喜欢,回去的时候带些回去,正好给我岳父也去捎些回去。”袁文绍笑道。
“这么好的酒我尝尝就行了,可不能多喝。”盛维虽然喜欢,却不好意思要。
袁文绍摇了摇头,没有多说,而是朝一旁的长柏说道:“听你大姐姐说,今年你就要下场参加科举了,有把握么?”
“父亲的意思是让我下场感受感受考场的氛围,考不考的中并不重要。”长柏说道。
“嗯,你年纪还小,倒是不急。”袁文绍点了点头。
“长柏学识很好,要不是他爹压着不然他参加县试,说不定早就说秀才公了。”盛维笑道。
“哦?”袁文绍有些疑惑道:“岳父为何不让长柏参加?”
华兰解释道:“父亲说县试只是开始,就算过了,后面乡试会试希望也不大。少年成名也不是好事,吹捧太多,反而影响学习。而且大周考中后不能再考,因此一直不然长柏下场。”
袁文绍闻言,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岳父大人真是深谋远虑。”
原著中,盛维的女儿嫁的那个孙秀才就是少年时期便考中了秀才,还得了个神童之名。
结果呢,一朝得志不思进取,后面连乡试都过不去。
而且大周科举和别的朝代不同,一旦考中必须为官。
别的朝代考中进士后,有的对名次不满意,会拒绝授官,选择下次再考。
大周官场有个潜规则,一甲才能升入三品以上,甚至能进入中枢,二甲要是没有很大的运气,或者背景,终生只能止步四品。
这也是盛紘经常感叹,这辈子要是能三品荣休,就很满足了。
所谓的三品荣休,并不是说升任三品退休,而是追封。
一般官员退休,朝廷都会封个比退休前高的品级高一品的闲职,因此被称为荣休。
也就是说盛紘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前升到四品。
倒不是盛紘没有出息,而是他当初只是二甲,有没有很大的背景,四品已经到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