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SONY的狂热粉丝。
张然问:“那你知道当年的(随身听)是什么人在买吗?”
“您知道PS系列游戏机什么人最爱玩吗?
“您知道索尼是为了谁而在99年研发了第一代头戴VR设备吗?”
“……”
池裕丰陷入沉默,他并非不知道,他只是忽然想起来,当年自己购买没日没夜听歌的时候,恰好也是年轻的学生,父亲批评他的不务正业,认为他疯了。
后来,流行到全世界。
张然说:“我在某本书里看到过,SONY内部的创意创新部门始终关注年轻人的需求,他们用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您知道这句话吗?”
池裕丰摇头。
那句话是:我们出生前的流行作品是古董;我们出生后的流行作品是经典;我们成年时的流行作品是快餐。
它总结了张然对文娱世界的新认知,它对他帮助良多,从那之后,他知道不同年龄的人,是有不同的流行作品的。
张然继说道:“想要不断创造经典,就要为年轻人创造流行,流行,就是年轻。”
他的声量逐渐降低,语速逐步变缓慢,就像为孩子吟唱摇篮曲的母亲,盼望着池总进入他设计好的“梦乡”。
池裕丰的眼神有些动摇,他轻声说:“就算是SONY,就算是盛田昭夫,也不一定样样都对……”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榜样,这是认知转变前的信号,他需要事实进行验证,
而张然早就准备好了事实:“张总,听腾导说,您是71年出生,对吗?”
池裕丰点点头:“当然。”
张然说:“那利用‘年轻就是流行,流行终会成为经典’的理论进行推理,在您年轻时流行,而此刻已然成为您心目中的经典作品的,必定是《济公》、《霍元甲》、黄日华版的《射雕英雄传》,对还是不对?”
池裕丰楞楞地望着张然,哑口无言。
“那您觉得,现在的流行作品,是《济公》,是《霍元甲》,是黄版《射雕》?还是年轻人追逐的《仙剑三》?“
答案不言自明。
这个事实击破了池裕丰的心理防线,同时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流行确实掌握在年轻人的手里。
他直挺挺地坐在沙发上,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人改变自己的认知需要时间,但当他接受后,很快就会习惯,何况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总。
池裕丰终于从沉思中抬起头:“好,年轻代表流行,这或许是真的,不过杨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