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赢在哪儿?
虽然说《叶问》上映的时候,白安良有盘外招的加持,算是拉了一波电影的票房。
但李链接的名气可比他大多了,在票房号召上两人也不是一个级别的,为啥霍元甲的票房就那么点呢?
咳咳,这里的“那么点”,当然只是一个夸张的修辞破亿的票房,在这年头一点都不少了。
更别说人家还能靠着李链接的国际名气收割全球票房呢。
但只看国内票房,以及一些观众评论,白安良是感觉《霍元甲》.不够爽。
都是打外国佬,但两部电影主角的精神面貌表现不一样。
霍元甲在电影开局意气风发,杀气腾腾,要做津门第一。
然后电影就用了大段的篇幅去描写他的心态变化,告诉大家他是如何从好勇斗狠的武夫成为一代宗师的。
《叶问》不是这么干的。
白安良饰演的叶问,一出场就是一副和气模样,看不出多少戾气,就已经有点武道宗师模样了。
而之后的一系列故事,尤其是日本人入侵,算是渐渐解开了角色的“封印”,暴打日本人那段,浑身戾气其实就跟最开始的霍元甲没太大区别。
但是反过来了。
这样一来,就会让观众觉得很爽。
有点类似于爽文,欲扬先抑。
装逼打脸之前往往都是扮猪吃老虎嘛。
《叶问》算是省略掉了主角是如何从好勇斗狠的武夫心态转变的过程,少了很多说教,这点很重要。
大部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要么是想来点视觉盛宴,要么是想看个乐子。
大家又不是去电影院上课的。
可以从电影里头学到点什么,但你丫不能掰开劳资的嘴硬往里头塞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