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远交近攻 (2 / 3)

+A -A

        湖东省政府,唐诚又要开始一天的工作。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范成权,所采取的针对唐诚的远交近攻之计,唐诚还不知情。毕竟唐诚也不是神人!

        早晨上班来的时候,湖东省城大雾弥漫,说是大雾,其实就是雾霾天气,现在的天气,环境污染的厉害,已经是十雾九霾了。

        杨美霞让唐诚上班去的时候,戴着口罩,因为,唐诚要步行去上班,但是,被唐诚拒绝了。唐诚是省长,都要戴口罩上班,那让市民们情以何堪啊!唐诚没有戴口罩。

        唐诚步行到了省政府,立时就通知,环保厅的鲍厅长,以及省气象局的一位副局长,赶来唐诚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就空气污染现象,像唐诚做出说明和汇报。

        省环保厅的鲍厅长和气象局的王局长到达后,来到了唐诚的办公室里,唐诚开门见山的问道:“今天,发生在我们湖东省城的大雾,是不是雾霾天气啊?”

        鲍厅长面露难色,但是,这个事明摆着呢,想隐瞒也隐瞒不过去,他只好据实回答说:“省长,是雾霾天气,省气象台已经发布了橙色雾霾预警天气警示。”

        唐诚说:“最近我们省城的大气污染严重,我们省是要下大力气治理这个大气污染,环境污染之中,大气污染是重中之重,是首要之责,今天,我把你们二位找来,就是要你们谈一谈,这个大气污染是如何造成的?又有什么最好的防止方法。”

        气象局的王副局长就谈了谈:“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有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污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汽和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

        鲍厅长说:“现在,汽车排泄的废气污染,已经是大气污染的一个罪魁祸首了,治理大气污染,首先也要考虑治理这个汽车尾气排放。”

        唐诚点点头。

        唐诚点燃了一支烟,思考了下说:“在这些个上路行驶的汽车中,我们的公车占有量,应该在市场的一半以上,治理大气污染,也要治理我们的公车,我们要管理我们的公车,不要让有些干部,几里的路程,也要开着公车去,要减少公车的上路量,从而减少我们对大气污染的几率。”

        唐诚决定要治理公车消费和滥用。其实,这个公车消费,是最容易让领导干部滋生特权思想的一种工具,时代发展到现在,是要着手治理公车了,唐诚先不管其他省市,唐诚要做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要在湖东省率先治理公车,为将来推行这一政策,提供经验和依据。先不谈公车消费滋生的腐败行为,就是从大气污染的角度,也应该治理了。

        但是,现在的唐诚也要考虑周全,做事情,还是需要稳字当头,这么大的事,治理公车消费,纸上谈兵容易,实施起来,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这一点,唐诚也想到了,这么大的一个事情,必须要征得更高级领导的支持,没有上级领导态度做为根基,唐诚这条道也不会走太远。

        于是呢,唐诚又去了趟京城,但就湖东省要开展公车治理和罗总理交换了意见。

        领导对于唐诚的想法,还是很支持的,愿意让唐诚先行先试。

        唐诚回到了湖东,又是先去找莫小龙交换了一下意见,莫小龙现在的态度有了大的转变,他支持唐诚,只要是唐诚认准的事情,莫小龙都表示大力支持。

        做完了这些,唐诚还邀请省委党校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湖东省部分退休老干部,开展了座谈,唐诚听取了大家对于公车治理的建议和措施。

        省委党校的一位张教授谈到:“首先是公务用车费用高,造成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1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其次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存在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同时,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最后是公车使用效率低,浪费惊人。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3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

        唐诚点点头,让他谈一谈治理的措施有那些。

        张教授说:“这是一个难题,其实呢,公车运行不合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就是这个治理难啊!目前,表现出来的就是三种措施,一为公车货币化,二为公车集中管理,三为两者模式的结合。”

        唐诚也深谙此道,事情都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不过,湖东的这次座谈,还是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唐诚提出了对于湖东省公车的治理办法和措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诚马玉婷. 第966章 远交近攻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