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改革是主业 (2 / 4)

+A -A

        而如今,嬴政成为了他的父亲。

        嬴政在未来十三年内,就灭掉了六个国家。这速度太快了,他是建立了辉煌的统一大业,后来也占据了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整整一个篇目。

        可是代价是,嬴政几乎把六世余烈仅剩下的那点家产给败光了。

        六世,他们可不是什么善茬,他们只是让秦国强大起来了,并没有让秦国富裕起来。

        从一开始,商鞅变法,说的直白点,那就是通过榨取百姓来完成霸业。

        商鞅变法不仅仅是违背了贵族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将庶民全部纳入国家的体制,一个也跑不掉,全部为国家服务。

        而这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是唯一的。

        春秋时期的国家,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国,只是一种邦国形态。

        国原先只是一个范围划分,在国前面加个姓氏。通俗点理解,就是某姓的地盘。

        比如秦国,就是秦氏的地盘。赵国、就是赵氏的地盘。

        国家并没有严格的法律,将每一个自然人都纳入权力和义务的范围之中,人们活着,仅仅是只关乎自己的事情。

        什么国啊、家啊,那时的人们,不会被这些规矩束缚。

        他们自然的降生在世界上,像是天空落下雨滴一样自然。

        而这个时代的人,出生要被国家‘强制性鼓励’,活着必须得成家,因为要给国家生孩子继续做壮丁、做苦役。

        你若是完不成生孩子的大事,那你就要受罚。

        秦国的规矩,在六国之中,都是极其严苛的。

        为了战争取得胜利,不惜压迫十三岁的男丁,立刻与九岁的女子成婚生子,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很短暂的时间内,有大批量的人丁支持他们接连不断地发动战争。

        而这个人口生育政策,仅仅是秦国军功爵制下走向丧心病狂发展道路的冰山一角。

        秦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可是秦国的百姓是天底下过得最苦的百姓。

        而当其它国家还处在邦国形态缓慢发育的过程中,商鞅忽地加盟秦国,让秦国这个野蛮、缺乏中原文明厚实根基的邦国直接变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

        直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他在灭掉六国的同时,作为一个政治上极其敏锐、智慧、有远见的帝王,他发现了邦国制度中存在着国家与国家之间动乱不安的因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9章 改革是主业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