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名(求打赏月票!) (2 / 4)

+A -A

        读史自然不能只看表面。

        这件事在史记中本就是春秋笔法。

        以周亚夫的作为本质上是对文帝的大不敬,可是这件事却成了美谈一般,被人广为传颂。

        实际上这只是因为文帝反应的够快,当场巧妙的化解了这一境遇。

        若是换做别的帝王,一定会因此勃然大怒,下令怒杀周亚夫。

        文帝临场反应,以他的智慧韬略以及城府胸怀,用自己的政治能力化解了这次的尴尬境地,赢得了众人的称颂。

        可是短短十几行文言文里,透出来的却是无限杀机。

        这正是历史的妙处。

        史书就像是一座冰山,记在工具之上的,只是浮在冰面上的冰山。可是实际上,冰面上的冰山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那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

        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

        在史书里,有一句记录,非常震撼人。

        那本该是死罪。

        细柳军的士兵竟然回答说,“我们将军有令,在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书。”

        在一个中央集权时代,皇帝专权,皇帝至高无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领域,这一个军营里的人却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当时文帝手中对军队掌控的情况。

        这正揭露了君王久在王宫,不便随军,正是因为这个造成了士兵们和君王之间产生隔阂。所以士兵们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认皇帝诏书。

        也就只有司马公才能在当时汉武帝时代用这样的写法表明事实。

        哪里有什么千古美谈,无非都是面子功夫。

        这次的事件,对文帝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警示。

        距离秦朝最近的汉朝是这种情况,可是到了宋朝,情况变得更加危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49章 名(求打赏月票!)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