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谬误 (求打赏订阅支持) (2 / 3)

+A -A

        独立个体的人,本身就有恶与善两面性。

        一旦政策导向,政策落实出了问题,就会使得群体的恶被不断放大。违法犯罪的人越来越多,“坏人”的群体日渐壮大,犯罪也变得好像就是那么一回事,不是什么值得羞耻的。

        人们内心的羞耻已经没有了,这反而冲击社会秩序。

        物极必反,照秦国这种严刑峻法,根本就是滥用法律。

        日子久了,法律就会成为很轻贱的东西。

        因为法律已经不保障他们的利益了,反而成为了剥削他们的手段。

        张苍预感的没有错,扶苏确实有要重用他干点大事的意思。

        不过这个大事,对秦国而言太大了,会遭到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扶苏想看看张苍,他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帮助他完成这件事。

        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很多时候也是时势成就的。有些人未必真的能够帮助扶苏。

        像张苍,明显缺乏锻炼,各方面能力都很弱。可就一点好,待人老实,微略正直,心眼好。

        这种人,不会苛待百姓,也不会背弃他。

        张苍想了许久,“太子说的确实是事实。可是之所以富有没有能让民众知道礼仪,明白廉耻,是因为民众没有意识到,礼是什么。”

        扶苏面露喜色,“御史你所说的礼仪,该不会还是当初周天子时期的礼吧?”

        如果张苍脑子里还是孔子这一套,又或者是楚汉道家那一套,在扶苏这里都过不了关,更别说在朝堂上能掀起风浪来。

        扶苏要救的是秦国,稳固的是秦朝的统治。

        目前为止,除了他锚定的儒家思想和荀子学说,其他学说和思想,根本没办法套在秦国上。

        张苍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曾经师从荀子。先师荀卿告诉我,治国之道的核心在于隆礼。”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礼为依据,否则就无法完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小到做人,大到治国,没有礼,都是不成的。这一点,在待人接物的做人方面是最适用的。”

        “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凡是使用感情、意志、思虑的时候,遵循礼就事事通达,不遵循礼就悖乱散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71章 谬误 (求打赏订阅支持)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