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依旧压制全场,在最前方领跑。
后方五米左右,四名黑人选手脸色也开始凝重起来,脚下开始发力提速,尝试打乱陈雄的跑步节奏。
他们原本以为陈雄可能是为了打乱他们节奏而推出来的牺牲战术。
就像一个诱饵,只要他们不去理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跑,就一定能赢。
夏龙人的体力,耐力一般来说都比他们差上一筹,就算是顶尖国手他们也有一战之力,这种地方赛事基本不可能失手。
不过现在看来却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来参加这种地方马拉松赛事,可是抱着包揽前四名奖金的心思来的,特别是第一名跑进2小时15分的两千美刀,如果拿不到这笔钱,他们的赏金就会整整缩水一半,每个人可能就只能拿几百美刀。
至于再后方一些,其余参赛选手已经被拉下了几百米的距离,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实际上,虽然近些年夏龙国的马拉松赛事发展很是迅速,数量多,规模大,逐渐同国际接轨,但却一直有一个尴尬的点绕不过去。
顶尖选手的实力要比国际高手逊色一、二筹。
举办比赛吧,奖金低了,规模就办不大,也不能吸引大家的关注度参与度。
奖金高了,那些高端赏金猎人就闻风而来,拿走名次和奖金。
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冠军都被国际友人们包圆了,也就早些年赛事没有兴起,有些比赛奖金不太高时,没有吸引国际高手参加,才有国内高手拿到冠军。
发展到现在,一些地方赛事也会有些赏金猎人闻风而来。
这也是为什么大一点的马拉松比赛,都要分国际排名和国内排名。
那不带国际友人们玩怎么样?
这样做,一来显的太小家子气,二来不利于国内马拉松环境水平的提升。
毕竟跟高手玩才进步的大,而且菜鸡互啄的成绩也不好看。
举办方也只能象征性的多收国际友人二百报名费,剩下的只能靠跑手们自己努力了。
25公里,已经是全马跑程的中后赛段,也是可以开始决胜的关键期。
路过一个补给站,四个黑人选手补充了一点水分后,加尔旺比了个手势,他的同族科尔达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长呼一口气,开始提速。
准备超过陈雄!
马拉松比赛虽然是以个人成绩领取赛事奖金,但他们四个是组成小团体的赏金团队,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战术,让赢得奖金的机会更大,总体奖金更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