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分析
白孝文:“楚团长,那你的意思是?我记得你们晋绥军的部队可都在这边。”
“阎长官曾经三令五申,配合八路作战,必须有长官部的书面命令,除此之外,一兵一卒不得动用,否则严惩不贷。”
“就算是不正面交火,炮弹支援上一点应该也是可以的。”
楚云飞:“看着友军被鬼子消灭,咱们按兵不动,这心里能是什么滋味,其实啊,到头来损失的都是国家的国防力量。”
“行,晋绥军不动,我去瞧瞧情况。”
楚云飞:“白兄等等,你用望远镜看看,谋而后动,坂田联队三千多人,你这儿才多少人,一个团的人不够人家吃的。
我观察很久了,前边那支队伍了不得,干得漂亮啊,八路把坂田的指挥所给干掉了,不可思议,简直就是石破天惊。129师里是卧虎藏龙啊,八路除了那些个最高指挥官是军校出身,其他都是泥腿子,前边这仗要是泥腿子指挥,那可真是个战术天才。”
楚云飞很牛,皇甫五期毕业的。
能在皇甫毕业的,只要活着,多活几年,能干到团长。
不过皇甫死的人太多了,就跟校门口挂着的牌子一样,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基本上都严格遵守了校训。
正如孙先生所说的,一般人只要感受了格命的精神,明白了格命的道理,便可以视死如归,以为格命而死是很高尚、很难得和很快乐的事;如果在战场上,遇到了自己主义上的敌人,受敌人枪炮的子弹而死,当然更以为死得其所了。从前的真格命挡,因为都有这种乐死的性质,所以敢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所以敢于屡次发难来格命,所以格命能够成功。
这种先例,是古今中外兵书中所没有的,只有格命史中才有这种成例。这种成例,是非常的例子。我们要学这种非常的成例,便要有非常的志气,有了非常的志气,便能够看破生死关头,以死为幸福。
如果人人都能够以死为幸福,便能够一百人打一万人,用一万人打一百万人。假若我们现在有一万人的格命军,马上便可以平定中国,因为此刻反对格命的全国军队,总共不过一百万人。
有了这种理想上的格命军,我们的格命便可以大告成功,中国便可以挽救,四万万人便不至灭亡。所以格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格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诸君都到这个学校内来求学,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
皇甫出身的,大多不怕死,精神上就已经被洗礼了一次。
白孝文带着人过去增援。
千人的队伍,要灭掉小鬼子很难,但是突围打开个缺口简单。
很快到了对面去。
“网着大鱼了,一个大佐,一个中佐。”
能干死大佐,算是比较不错的战绩,都是要上报纸大肆宣扬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