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将请柬交给了皇帝陛下,然后开始在皇宫中四处张望。
不华丽,不华丽,关键是很实用,这里有专门的打拳场地,供人练习,也有马厩。
朱元璋十分欣慰。
朱元璋刚一踏入皇宫正厅,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铃铛的声音。
编铃是一种特殊的南方古琴,它的音色与金属的撞击声相似,通常用于歌唱时的节拍。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皱。
一般情况下,铃铛发出的乐声都是很悦耳,很有节奏感。许多次,吹奏的人都会忍不住的高声歌唱,一边拍手一边歌唱。
现场的氛围一下子变得火热了。
但现在,这铃铛的音调却是低沉而低沉,带着一股淡淡的哀伤。
朱元璋的身形一顿,闭目沉思。
“哎!
朱元璋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起了脑袋。
“十六岁孩童,孤身一人在岭南三年,无父无母,无父无母。
100个好友,我都不明白,我的奶虎到底是如何熬过来的,这小家伙也太可怜了。“
朱元璋有些内疚,低声说道:“我对他实在是不够重视。“
大概也就是在无人的情况下,他会偷偷的表达一下自己的哀伤。
朱元璋忍不住想到了朱拓幼年的时候,他常常独自在国子监里学习。
别的王爷们都会偷偷溜出来,但朱拓却很认真,认真地听讲。
也许,从那时起,他的野心就已经很大了。
只不过当时自己忙着处理朝政事,朱拓性格比较孤僻,自己也没有太多的关注。
而在他十三岁那年,他却主动要求前往岭南。那个时候,他还觉得朱拓是个废物,可现在看来,朱拓却是野心勃勃。
朱元璋对朱拓向来不屑一顾,他的几个儿子中,朱标是个宽厚的人,朱棣是个勇敢的人,朱柏是个文质彬彬的人。
唯有这祝托,从未展露锋芒,甚至还略显低调,但他在这穷乡僻壤的岭南,却是以一己之力,开创了无数的奇迹。
朱拓也不是什么废物,只是以前不认识而已。
如果能早点认识他,将他送到京城,好好训练一番,说不定大明的生死攸关。
但是如今,朱元璋却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的孙子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