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话,岂不是和他的儿子一样?
再过些年,整个国家都会掀起一场叛乱!
在朱元璋快要气疯的时候,他又补充了一句:“可是这个缺点实在是大,我不推荐给朝廷。我倒是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可以将它彻底的破解。”
朱元璋定了定神,忍不住道:“说来听听。”
朱拓微微一笑,“很容易,就是建立一份叫做《官报》的地方,这是咱们南方的一份,诸位想必也看了。”
“报上?”朱元璋初到岭南,看了一眼,惊讶于纸的质地,却不知道这是一份与元人有关的东西。
难道是朱拓在胡谄?
朱拓摇了摇头:“朝廷的旨意不能传递给各地,而在我的国家里,又被余孽肆扰,归根结底,大明立国不久,势力不够强大,所以我要找个方法,让大明势力更强大一些。”
朱元璋忍不住问:“怎样才能提高实力?“
“建立了一份邸报,或者说是一份报纸。要让大明处处都有邸报,让所有地方的老百姓都能从邸报中知道朝廷的法令。”
“这并不是简单的命令,而是战争,人员的流动,甚至是皇帝的贡献,这样下去,民众都会认识大明的!”
朱元璋吃了一惊,难以置信地说道:“一张小小的报纸,竟然有这样的力量?“
朱拓呵呵一声,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不知道什么叫民意。
“在我王来岭南以前,岭南一片大乱。所以,我创办了一家报社,以增强政府的力量。”
“民众可以通过报上得知我领着军队征讨敌军,得知我减少了田赋,提倡种植新的庄稼,开发了新型的仪器,并且建立了一个医疗机构,减少了婴儿的死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的势力越来越大。“
“民众会觉得,朝廷的所作所为,都是一件好事。”
“渐渐地,这些人都会听从朝廷的命令,甚至愿意听从朝廷的命令。到了最后,日子越来越好,老百姓也就渐渐相信了朝廷。”
“如今岭南一带,除了元人之外,还有一些南方的地方官民,也曾被人暗中送往岭南。归根结底,还是岭南人的一片心意。”
在朱拓的讲述下。
朱元璋大吃一惊。
震惊过后,又是一阵欣喜若狂。
真想不到,区区一家小报社,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等回去之后,再依此方式刊出,每家每户都能读到,也就是大功一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