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拓立刻说道:“我这就去请两个不学无术的弟子,帮着统计一下账目。”
朱元璋有些怀疑的望着朱拓。
“父亲,你看我干嘛?竟然敢怀疑我的弟子?“朱拓大吼一声,“你马上让人把他们带到王宫去,如果他们还不能推论,你就把他们的头给我割下来。“
“好的。“朱元璋颔首,立即命人到王府中,把石景和杨荣叫了过来。
同时,他还让尚书卓敬领了一批官员过来。
朱拓左右也没什么事情,就随手拿起一封公文,翻阅起来。
这些都是关于上交给国家的资料,比如布料、粮饷、瓷器等等。
这些数字,让朱拓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大明的赋税,是以实际为主,所以,一年的赋税,只是一小笔,大部分都是丝绸、茶叶、粮食等。
有了这些东西,就有了一个弊端,那就是,每一年的赋税,都要消耗很多的资源。
更何况这个年代的收银台和收银台的核算方法太过粗陋,账本上的账本都是由账本来进行加法和减法的。
可仔细一想,大明共有一京十四府,每一府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再加上在运送过程中,消耗了不少的资源。
这种级别的推演,很可能会出错。而如果有一个失误,则需要重新计算,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到年末,户部的工作人员都会熬夜清点。
朱拓盯着那一块,也是一阵头晕。
朱元璋问道:“你应该明白这有多困难。“
“嗯。”王耀道。朱拓点了点头,拿着一份折子,斩钉截铁的道:“父亲,这份折子上写的那些,都是错误的。”
朱元璋一脸怀疑的望着朱拓。
朱拓只是随便翻一页,就能发现问题所在?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那是自然,我可没骗你。”朱拓没好气的说道。
朱元璋一脸的犹豫,叹息一声:“儿子,这些都是户部审核的,你怎么可能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难道你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才来这里胡乱猜的?”
“父亲,你为何不相信我?“朱拓真无奈,他是出于善意,才说出自己的过失,可是却惹来了父亲的不信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