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谩骂! (2 / 3)

+A -A

        黄子成勃然大怒,喝道:“如果不相信,明天我就在报上,写一份批判科学的论文。“

        他堂堂儒家大师,却被众多儒家学者质问,京城中更是风起云涌,这是何等的屈辱。

        反正他也是拼尽全力,最多就是撰写一份批判科学的论文,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将这件事彻底的撇清。

        按理说,这些文人墨客,都是在互相指责,而那些大儒,却是不屑一顾的。

        此时,黄子澄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第二天,朱拓面色凝重地翻阅着手中的一份文件。

        他没有料到黄子澄会有这样的反应,而且还特意做了一篇报道来证明自己

        朱拓之所以来见黄子成,就是为了让他有一个合适的科研环境。

        因为儒家思想,实在是过于空洞。

        比如秦汉的法家、墨家、儒家等显教,都是注重实用的,那个时代的儒家,随身带着一把长刀,就算是两个儒生起了冲突,也会拔出长刀,拼死一战。

        在那时候,人类的思维和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到了宋朝,程朱理学盛行,学术发展基本停顿,儒家思想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一种统治民众,一种支配人的方式。

        孔先生以“仁”为中心,而程朱哲学则以“礼”为中心。

        有天之道,必有一死。

        儒家学者制定了种种礼仪,以限制人们的言行举止,还规定妇女要缠着小脚丫,男人见到身份尊贵的人就要下跪,这样的礼仪束缚着人们,让他们失去了创造力。

        中国在明、清时期为何发展会比西方慢?

        其根源在于,文化的保守性使其在一定时期的社会创新能力下降,短期看来是有益的,但长期而言却是一种毁灭性的后果。

        朱拓原本是打算,将科技的革新意识,逐渐深入大明人的骨髓。

        但现在看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

        因为那些儒家的人都是死脑筋、死板的,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任何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东西。

        杨荣和石景同两人,则是面色凝重,他们跟着朱拓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科技的理解,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以一种公理性的方法,来诠释世界的运转法则,远远超过了程朱理。

        但是在儒家的眼中,这就是歪门邪道。

        “师尊,那些儒家的人说什么,你就当做是胡言乱语吧?”

        “娘希匹,你怎么可以这么污蔑我!“朱拓一拍桌面,站了起来,破口大骂:“我本来还打算以平民的身份与他们交往,结果被他们如此羞辱。别装模作样了,我现在就把话挑明,明日我也要写一篇,和这些读书人对着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