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打败儒家,只是时间问题 (2 / 3)

+A -A

        可是现在,他们把科技当成了异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

        他们看到了科学界的人,竟然还在反对,于是,他们开始了对科学的批评。

        杨荣、石景同两人,才华横溢,却以少胜多。

        儒家一脉,一天可以发表数十篇不同的论文,内容五花八门,有关于朱拓的各种表现,也有分析性的,对科技的本质进行剖析。

        反观杨荣和石景同,每天只发了三条新闻,就被儒家的文字给淹没了。

        看到这一幕,几个儒家弟子欢天喜地的跑来跑去。

        在他们眼中,这门所谓的学问,在真正的儒家面前,根本就是脆弱的,一碰就碎。

        这时候方孝孺再次登门,朱拓也不推辞,微笑着把朱拓请了进去,“方侍说,你这次来,不知所为何事?“

        方孝孺抬头望向朱拓,眼睛里充满了血色:“肃王爷,我这次来,是想请教一下您的知识。”

        “请教?“

        “你说,这几千年来,所有的圣者都是错误的?“

        闻言,朱拓若有所思,慢慢地开口:“他所说的,是真的,只是后来的那些贪官污吏搞错了而已。”

        方孝孺一脸茫然,侧耳倾听。

        朱拓叹了口气,说道:“孔圣人的意思,就是要让老百姓过得更好,更健康,而现在的儒家,却觉得,所谓的仁慈,就是反复地重复着君、臣、臣、父、父、子、子,把所有的子民都戴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镣铐,如果有人反对,那就是异教徒。”

        朱拓耸了耸肩,说道:“方侍讲,你觉得,科学对人民有益吗?无烟煤,玻璃,瓷器,这些东西都是很有学问的。

        方孝孺点点头,表示赞同。

        “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狭窄之处。他们儒家的目的,不在于礼仪,而在于让民众吃得好,让他们吃好喝好

        “原来如此!“方孝孺忽然抬头望向朱拓,郑重地道:“肃王的意思是,儒家也好,科学也罢,归根结底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好。“

        “对。“朱拓叹了口气,说道:“我初来岭南,盗匪甚多,民不聊生,民不聊生。之后,这些人都是吃得好,才能安定。俗话说,吃饱了知道羞耻,吃饱了才知道羞耻。

        方孝孺恍然大悟,向朱拓行了一礼:“以前是我误会了肃王,以为他是个废物。事实上,肃王的野心很大。

        朱拓哈哈一笑道:“听着别人的话,我意田都不舒服。”

        “我愿意加入科学宗,随时听从肃王的指点。”

        “我不懂,你平时虽然喜欢吹牛,可是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你也不会做傻事吧?”

        杨荣疑惑的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戍边五年,震惊南下巡视的朱元璋 第125章 打败儒家,只是时间问题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