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皱眉沉吟了片刻,沉声道:“陛下,山西泽州的同僚传来了一封信,说蒙古人的进攻已经开始了……而且,山西的一些地方,也发生了一些灾难。”
“灾情?“
朱元璋疑惑的说道:“朱桐在新年时就来找我诉苦,说晋地贫苦,民不聊生,蒙古人也在兴风作浪,我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今天一大早就发了一笔赈济和粮,让他在边陲平定一下自己的子民。
徐达摇了摇头,道:“我和晋地的一位朋友有过一次通信,我的朋友告诉我,我们的粮食,只有四分给了平民。
“啊?“
朱元璋的脸色一沉,身上的气势也随之暴涨,冷声道:“晋国的官吏,莫非都是贪墨之辈?居然还贪图官府的粮食!此事极其严重,必须彻查!”
“殿下,这件事情并不是这么容易的。”
大明的势力,还不够强大。朱元璋为了震慑一些居心叵测的小人,将自己最得宠的两个儿子派到了北疆,坐镇一方。
一位是四弟,名叫朱棣。
而第三位,则是朱桐I。
“此事必须彻彻底底,若是让我查出,到底是何人所为,我必诛他九族!”
朱元璋一双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他望向徐达:“徐达,你现在怎么样了?你能受得了我的辛苦?“
徐达摇了摇头,忧郁地摇了摇头,“我年纪大了,体力也不好,特别是后腿有伤,如果我冒冒失失地去晋地,只怕会把命都搭进去。皇帝,这件事情应该由那些年轻有为的大臣来做。“
“那么,你就留在京城。“朱元璋也不强求徐达,而是继续说道:“您看,这次的任务,由何人出马?”
徐达眼睛微微一缩,想了很长时间,才缓缓说道:“这次事件的主导者,有好几个要求。一是青壮年,有足够的体力去处理晋地的纷争。
“二是聪明,善于挖掘事实。三是要带兵打仗,晋地乃大明之屏障,不可有任何闪失,若蒙古大军攻来,可保全晋国人民的性命。”
“四是有治理国家的经历,能够安抚民众,恢复民生。”
“你说呢?“
徐达缓缓开口:“其实,这位大帝,就是最合适的。燕王英明神武,晋地只有几天的路程,麾下也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如果晋国有什么危机,他可以第一时间支援。
“不可!”他大叫一声。
朱元璋一口回绝。
他对自己的孩子宠爱有加,但还没到这种程度。
朱棣的封地位于北京,朱桐一则位于晋地太原,两个领地相辅相成,可以联合抵抗蒙古入侵,保护大明。
但是,如果让朱棣逃到了晋国,朱棣的势力就会大打折扣。
朱棣在北方的势力,将是无以伦比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