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柱满面泪水,高喊:“我母亲被蒙古人杀害,肃王为我复仇,我李铁柱要回去给肃王立一座永生碑。“
当陕甘宁与晋地一片喜气洋洋之时,朱拓所作的一封大捷报,也以最快的速度,以八百多公里的速度,到达了应天。
最近晋国的风吹草动,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每隔八百多公里,就会有不少骏马被活活的压死。
平日里,这座府邸都是人迹罕至,数日不见一封紧急书函,但肃王殿前往晋地后,每隔十来天,便会收到一封书函。
就算肃王到了晋地,也不会让人安生的。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传讯和信件的责任,所以通政署与皇宫之间的距离很短,也就是三百多步的路程,可以让陛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紧急报告都汇报上去。
因此,这些官吏们都是有见识的,平时也都会聚在一块,品茗闲聊,谈论生活,谈论自己的理想。
这天,两位七品官员正在前厅里,一边看着各处的公文,一边谈论着最近大明的一些大事。
尤其是朱拓带兵北上,更是引人注目。
一个名叫徐谦的军官百般无聊地靠在座椅上,“何达,你刚才说,前几天,肃王朱拓一口气把蒙古妖女的窝给一锅端了,可有此事?“
“鬼才不信。至于肃王,能相信他的话,已经很了不起了。”
那名叫做何达的军官,满脸自信的道:“我想,是因为肃王带着他的军队,去了一趟大草原,顺便剿灭了一些小族,然后就开始夸奖他了。”
徐谦点了点头,随即皱起了眉头。
章说得头头是道,怎么可能是假的?“
何达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仔细地想着:“你还真是年纪小。有道是捷报、捷报、捷报、捷报,不夸张的话怎么能算是捷报呢?这是我们大明的惯例,这有啥稀奇的?”
徐谦依然摇了摇头:“我觉得这不可能是赝品!“
何达面含轻蔑,“你觉得,肃王能做到这一步么?他弄了什么狗屁的学问,这不是亵渎了圣人之道么,他居然还想着带兵作战,你说他是什么文武兼备的人物?”
徐谦闻言,顿时紧张起来,他环顾四周,发现没有其他人,这才放下心来,说道:“何先生,你说话注意点,肃亲王是个王爷,我们不能多说话。”
何达冷喝一口,对徐谦的忠言不屑一顾。
“你害怕他,我才不会害怕呢!“他亵渎了我儒家的经文,我就是在训斥他一顿又如何?我不但要训斥他,还要训斥他!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么?“
朱拓因为发明了科学,在儒家圈子里的名气并不大,地位也不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