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二楼也多了一位掌柜,目光在众考生身上一扫。
说道:“今天我们的苏小姐来了,容貌出众,琴棋书法,无一不是她的对手,诸位少爷,你可要好好欣赏一番。”
朱拓又道:“苏小姐是谁?“
“这位是本府新招来的一个青楼女子,还没有见过面,只是属下听过,她是一位老人家,是一位老人家,所以被派到本府来的,性格很是冷漠。”
朱拓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这时,那名管事的目光看了一眼在场的考生,微笑道:“此次题目为“情“字,请诸位在半个时辰之内,写出一首好诗来,便可与苏小姐共进晚餐。”
说话间,一个又一个的侍女从二楼走了下来,飞快地将一块块方形的木头放在桌上,木头上放着文房四宝,这是用来作答的。
“情“一词,几乎已成了一种流行词,这次,就看谁的创造力更强。
一个个考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你一言我一语,似乎都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才华。
那武士在旁边说道:“这位先生,最近来了许多文人墨客,从苏浙到晋北,都是颇有声望的。”
“你怎么会在京城?”
“当然是明年的春闱了。”那个武士嘿嘿一笑:“这次的科考,乃是我大明每隔三年才有一次的盛会,若是有人能在这次科考中脱颖而出,便是与有荣焉,与有荣焉。”
朱拓这才反应过来,三年一次的考试,终于要开始了。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一届的朝试,应该会有一场大事发生,那就是南北朝的排名。
二月份的科举,刘三吾是主考人,张信是辅考人,通过重重筛选,选出了一大群读书人。
因为这次文试中的十个秀才都来自江南,所以就在这次文试放榜之后的第六日,那些没有通过文试的北地秀才们就纷纷联合起来,向礼部抗议主考官刘三吾偏袒偏袒他人,甚至还有不少应天街上的秀才们一路叫苦连天,堵死了官轿上访的机会。
事后朱元璋大发雷霆,下令调查,而调查的结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南部的学生以绝对的能力,将北部的学生打得落花流水,没有任何偏袒之处。
不过,这个结果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感到高兴,特别是那些来自于北方的官员,他们觉得这是在包庇。
之后朱元璋又将当年刘三吾的旧事翻出来,认定刘三吾乃是胡惟庸一派的人,将刘三吾贬到了西北,其他与他有关系的大臣,也都被贬到了那里。
胡惟庸在地底也没有料到,自己已经死去十几年,居然还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到了明代,才有了南方和南方的分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