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是聪明人,见多识广之辈,一看便知,朱拓提出的这个问题,乃是最难的问题。
特别是朱拓给出的那些解答方法,简直就是醍醐灌顶,只要照着他的方法来写,绝对可以写出一篇高品质的八股文出来。
杨荣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带着感动的泪花,手中的宣纸,沉甸甸的,沉甸甸的。
以师父的学识,想出这样的问题,不知道耗费了多少脑细胞和精力。
“石兄,我一定要好好琢磨一下,才能让他失望。”
石景同有些诧异,提醒道:“杨兄,科场上的题目从来都是没有定式的,你就这么点题,未免也太极端了吧?如果考试不是这样,那我们的努力就白费了。“
“所以呢?”
杨荣丝无波澜,斩钉截铁道:“我年纪尚轻,此次若不能中榜,最多三年。但如果让自己辜负了师尊的一番心血,
这不就是披着人皮的狼吗?”
石景同沉吟着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我就和杨兄一道,好好琢磨琢磨,如果能中,也算是我们祖宗有福了。如果没有,那就算了。”
“应该的!”
两人回了自己的书房,将《礼记》《中庸》等一系列的经书,统统扔在了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然后,他将朱拓的问题,摊开在桌上,一道道的看了起来。
今天的科场,通常都是从四书五经中摘抄一段句子,稍加改动,然后作为试题。
比如朱拓的那几个题目,第一个题目就是:“大丈夫当如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让一切都是公平的。第三个问题是:“大士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仁爱,在于仁爱,在于仁爱。”
两人坐在桌子边,将白纸铺好,然后开始答题。
他们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苦思冥想,写出一首像样的八股文来,然后彼此对着校对,提点建议,最后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翌日,两人在鸡鸣中,起了个大早,用冷水洗了把脸,神清气爽。
早餐之前,二人就在亭子里坐下,交换着各自的看法,将朱拓的那些题目,以及朱拓的一些见解,尽量将八股文补全。
吃完早餐,冯宇和冯宇就埋头写起了八股文。
据一位路过的帅哥透露,网上的故事都是胡编乱造,随心所欲。
八股文,一字一顿,都是很耗费脑力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