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倒抽了一口凉气,目光落在了这块布告上,他目光一凝,却见上面用红墨水书写着几个大字:“大士之路,以明为本,以和为贵,以诚为本,以人为本,以诚待人,以至善为本。”
此言一出,顿时像是一记惊雷,轰击在了杨荣头顶上。
他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再次擦了擦眼,再次查看,却发现同样的字迹。
原来是这样啊。
杨荣浑身一颤,目瞪口呆,此刻又是激动,又是震惊,又是无语,他欲言又止,最后只化作了一个词,将自己内心的一切都表达了出来。
卧|槽!
难道说,这是真的?
否则的话,为什么会让师傅碰上题目?
要知道,自从科考开始,就有不少学子,通过猜一猜,看一看主考官的性情,看一本好书,就能猜出他会出什么问题。
不过,这种概率很小,能抽到同一种题目,就已经是万幸了。
然而,他的老师朱拓,却是一针见血,一针见血。
听得杨荣破口大骂,巡逻队的人立刻提醒:“不要在试炼中大声说话,若有违令者,取消试炼,驱逐出试炼!”
杨荣连忙点头,心中的兴奋和兴奋,让他的双手都在微微发抖,说不出话来。
这大半个月来,杨荣对这个问题,也不知研究过多少遍了,早已经是驾轻就熟,只要一见到这个问题,他心中便会浮现出几十种解决方案。
他深深呼吸,将内心的震撼压制下去,一个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过。
此题目取自《大学》一书,指的是:“大学之所为,以扬正气,以教人改恶,以达至至善之至”。
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谈一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性格。
如何为大明出力,如何为皇上分忧,如何为天下苍生出力?
这点小事,对杨荣而言,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他迅速的研墨,提笔,落笔,一笔一划,动作行云流水,看起来格外的从容。
考完之后,杨荣拿着试卷的篮子,跟石景同汇合。
两人相望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喜色,待到两人来到一条僻静的巷子里,杨荣轻声说道:“师傅果然厉害,居然能猜出这次会试的题目!”
石景同郑重的点了点头:“自古以来,对题目的判断,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其耗费的心神,不亚于一场考试。可以想象,他暗地里下了多大的功夫,才能猜到他的答案。“
“对,师傅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