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也看到了这一幕,连忙拿着棍子跑了过来,听完后,也是一副严肃的样子,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盯着那些举人。
一双混沌的眼睛里满是怒火。
“大师,殷道友只是多说了两个字而已。这石景同斗不过殷师弟,竟要动起手来,真是枉他为秀才,不知道什么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我就是对你不敬,你能奈我何?”石景同嚣张的扫了他们一眼,呸了一声,轻蔑的道。
“大师,你看看石景同,就知道他是个疯子……“
刘三吾将手中的木棍往地上一顿,沉声道:“尹昌隆是不是因为喝酒,所以才会说出这种话来?就能污蔑堂堂的肃王?石景同打了他一顿,这算不算错?”
陆小凤道:“啊?“
闻言,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刘三吾的身上。
堂堂大宗师,为何会站在自己这边?
事实上,自从那次妓院事件之后,满朝文武对于朱拓的看法都有所改变,至少肃王还算通情达理,没有乱杀人灭门,这就足够了。
经过朱元璋数十年的统治,朝臣对君王的宽容度大大提高。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一个人,比如朱拓,他在学生中的口碑并不好,最重要的是,朱拓建立了一个科学界,对儒学没有丝毫的尊敬。
在书生们的眼中,肃王是个目无尊长的人。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刘三吾这个儒生,居然会为肃王说话。
“大师,史敬通打了我一巴掌!”
“我是不是应该挨揍?“
刘三吾反问道:“肃王忠心耿耿,心地仁厚,扶危济困,英勇抗击蒙古,而且还做出许多有益于国事的事情,可谓是举世闻名的一代明君。如今居然还有人诋毁他,这不是欠揍是什么?“
对方没有说话。
另一人却说:“可是尹昌隆的话哪里不对了?肃王果然是个书呆子,杨荣、石景二人跟着他,不也是冲着这个位置来的么?“
“你知道些什么?刘三吾气急败坏地说道。
“我且说你,你不过是读过几本古文,背诵几首古文而已,除了这些,你还有何本事?你能统治一个国家吗?还是说,他可以战胜蒙古?又或是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什么贡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