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修复大师的评论 (3 / 3)

+A -A

        胡老师不以为然。

        这都是小事,不足挂齿。小伙子,我想问问:你这修复的技术,是从哪里学来的?

        见博物馆的胡老师问他是从哪里学的技术。

        翟丹回答道:我们家是祖上是锔瓷的,留下一些修补砂锅的粗糙技术。我平时帮我妈妈补砂锅,学到一些。我在一个技工学校还学到过一些修复技术,后来自己还研究琢磨了一些技术。乱七八糟觉得好玩,就弄着玩呗。

        胡老师问:市内城隍庙的季老头你知道吗?

        翟丹摇摇头:不知道。

        胡老师又问:东区谢明成你听说过吗?

        翟丹沉吟:谢明言?我外祖父——好像就叫谢明言。

        那你就是谢明言的外孙了?你妈叫什么?

        我妈叫谢文兰。

        那就对了。老谢的下一代都是‘文’字辈儿。

        您认识我外祖父?

        胡老师陷入回忆:解放前,东洲城瓷器修复三大家:季家谢家胡家。当时曾各占本市锔瓷的三分之一天下。

        翟丹挠头:这事我还真没听说过。

        你没听说也正常。老谢家本事传男不传女,以谢明言的脾气,不太可能把衣钵传给你妈。

        翟丹疑惑道:传男不传女?可我舅舅也不会锔陶瓷修锅碗啊!

        据我所知:谢明言虽然技术了得,但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的手艺,觉得造诣再高也只是个走江湖的‘街挑子’。认定还是跟公家干最好,所以解放后,就把子女都想方设法送进国营单位。

        我听说他的几个子女有进工厂的有进商店的,还有进杂品公司的。七十年代他老人家去世后,谢氏手艺也就从此从江湖上消失。

        翟丹一拍脑袋:对了,我听我妈说过:我外祖父最喜欢听的事,就是我的姨舅们谁谁又进国营单位了,谁又当劳模了,每每说起来,老头就乐的眉开眼笑。

        一说到他自己的手艺,他就自谦,说是‘下九流’,‘街挑子’,上不得台面。所以他的手艺,我的几个姨舅,谁也没学到。我妈只是得到他遗留的那套工具,失业后就摸索着补起砂锅来。

        胡老师欣慰地感慨道:但有些东西是遗传到血脉根儿里的,没想到谢明言的外孙却捡起了衣钵,而且居然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天分!

        翟丹问:胡老师,我外祖父手艺怎么样啊?我出生前,他就去世了,他的事家里人很少说,我知道的也很少。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第33章 修复大师的评论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