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速度,一般有古代墓葬被发掘,发掘报告很快就能面世,不可能拖十年不出,更不可能拖了二十年,还没有动静。
这里面一定还有什么其他不可对外言道之事!
具体里面出了什么事,翟丹就不知道了。
据翟丹回忆,当年参与发掘的考古人员,对此墓的一切,都是再三缄口,似乎集体隐瞒了什么,不肯吐露任何更深层次的信息。
天知道发掘时出了什么事?
后来这里建成旅游区开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翟丹进墓里去逛过,里里外外走了几圈,只见打扫的很干净,除了几处被砖石封堵的地方,没感觉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现在想想,砖石封堵的地方,应该有问题。这座古墓,真是个神秘而又莫测的地方!
不过,眼下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又不用自己去探墓,自家脱贫的事要紧。
本来是不想逮着博物馆一家羊毛薅。但现在既然博物馆敢在报纸上公然悬赏,那就是肯定有这么一笔专门的找墓经费。
不赚白不赚。
找地下埋藏层次深的墓穴,要用到地震仪微波探测器等工具,一些机器每次的开机使用,都是价格不菲。
开动这些仪器,就是很烧钱的事。
这些经费,与其被考古队天天漫无目的的消耗,倒不如拿出一小部分,奖励给我贼大胆,让本小翟专家给你们指出:主墓在哪。
柿子山不算高,海拔还不到一百米。
此地叫柿子山,是因为山的外形,像一个被啃了一口的柿子。
本地人也叫它石子山,因为满山都是石头和碎石子。
柿子山村里,很多村民都姓石。
有道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翟丹本来就是行家。
爬到山顶,他只是辨认了周围几个显著的地标,便找清楚的墓的方位和走向。
顺着山体走势,翟丹还很精确的确定了墓道和墓道口的位置。
墓道正上方,被许多半荒废的民房给覆盖住了。
假如带考古队来找墓,他已经可以很肯定:要从什么位置入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